①东汉初平三年(192)分乌伤县置,属会稽郡。治所即今浙江金华市。以山得名。三国吴宝鼎元年(266)为东阳郡治。南朝陈为金华郡治。隋开皇九年(589)改名吴宁县。②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武强县置,属
①西汉置,属荔浦县。在今广西荔浦县西南。《元和志》 卷37桂州荔浦县: “县南有荔平关,今废。”②唐置,在今广西富川瑶族自治县东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冯乘县: “有荔平关。”
南宋绍兴中置,属黄平府。在今贵州瓮安县西北瓮水司。明初改置瓮水安抚司。
在今四川重庆江津市南境。《清一统志·重庆府二》: 岩门关 “在江津县南三百里,接贵州遵义府界,为总路。元末明玉珍筑。一名雁门关。关北属县界,南属遵义”。
即今云南永善县东北桧溪镇。清康熙三十四年 (1695) 置桧溪阿兴土千户。
又名田横岛。在今江苏连云港市东云台山一带。《晋书·孙恩传》: 东晋隆安五年 (401),恩欲向建康,受阻,“乃浮海而北。刘裕与刘敬宣并军蹑之于郁洲,累战,恩复大败”。《南齐书·州郡志》 称: “郁州在
明洪武七年(1374)改东平府置,属济宁府。十八年(1385)改属兖州府。治所即今山东东平县西南州城镇。辖境包括今山东东平、汶上、东阿、平阴、阳谷、梁山等县地。清属泰安府。1913年改东平县。明洪武七
元至正十五年 (1355) 改毛岭峒置,属四川南道宣抚司。治所在今湖北宣恩县南。后改为湖南镇边毛岭峒宣慰司。
古岛屿名。亦称竺屿。指今马来半岛东南岸外的奥尔岛。为古代东西方船舶往来的路标。岛上有山,两峰耸峙,地产巨竹,故名。宋周去非《岭外代答》卷3“航海外夷”条:“三佛齐之来也,正北行舟,历上下竺与交洋,乃至
即轑阳之讹。在今河北馆陶县西北。《水经·淇水注》: “淇水又东北径榆阳城北。汉武帝封太常江德为侯国。” 据 《汉书·昭帝纪》 及 《百官公卿表》,“榆阳” 当是 “轑阳” 之讹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