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仁义镇

仁义镇

清置,属灵石县。在今山西灵石县南二十五里仁义村。乾隆二十七年(1762)设巡司驻此。


(1)在湖南省桂阳县中部。面积135.6平方千米。人口2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仁义圩,人口 4960。清初,大塘、圳头、白云等村联合在此设圩场,取名仁义圩,故名。1949年属桂阳县一区,1956年设仁义乡,1958年改公社。1981年更名仁义圩公社,1983年复仁义乡,1993年置镇。主产稻,并产烤烟、大豆、柑橘、花生。矿产有金、银、铅、锌、铁、锰等。有机砖厂、食品加工厂、大坊金矿和农场、渔场。衡桂公路经此。境内有古建筑永济桥和高峰塔。(2)在广西壮族自治区贺州市八步区南部。面积308平方千米。人口5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独岗,人口850。以仁礼、信义两村名各取一字得名。1950年为信都县二区,1951年划归贺县。1958年设红旗公社,1960年改仁义公社,1963年改区,1968年复公社,1984年改乡,1989年置镇。产稻、甘蔗、花生、西瓜、龙眼、竹木、八角、玉桂等。有水泥、陶瓷、木器、盒片、农具等厂。为农贸集市。207国道经此。(3)在重庆市荣昌县西北部。面积77平方千米。人口5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仁义场,人口 3200。明代建场,传明末义军张献忠部经此,秋毫无犯,称仁义之师,故名仁义场。1933年置镇。1953年分建仁义、黄泥、柏林三乡。1956年柏林并入建仁义公社。1984年复仁义乡。1993年仁北、永林二乡并入建镇。2001年保安乡并入。产稻、小麦、玉米、甘薯及油菜籽。有缫丝、农副产品加工等厂。附近为县水稻主产区。荣内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白塔营

    清置,属大通卫。即今青海大通回族土族自治县西北城关镇。雍正二年(1724)筑城,设都司防守。乾隆九年(1744)移大通卫治此,二十六年(1761)改设大通县。1958年大通县徙治桥头镇。

  • 瑟底痕城

    唐西曹国都。在今乌兹别克斯坦撒马尔罕西北伊什特汉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》: 西曹 “治瑟底痕城”。

  • 活剌浑水

    又作胡剌浑水。即今黑龙江省呼兰县西之呼兰河。源出小兴安岭,南流入松花江。《金史·石显传》: “婆诸刊蓄怨未发,会活剌浑水纥石烈部腊醅、麻产起兵,婆诸刊往从之。” 即此。明称忽剌温江。古水名。即今黑龙江

  • 白马口

    ①即白马津。在今河南滑县东北。为战国时黄河津渡处。《战国策·燕策二》:苏代说燕王曰:“决白马之口,魏无济阳”,即此。②在今湖南岳阳市东北。《水经·江水注》:“江水自彭城矶东径如山北,北对隐矶,二矶之间

  • 百官镇

    即今浙江上虞市治百官镇。《水经·渐江水注》 引《晋太康地记》云:“舜避丹朱于此,故以名县。百官从之,故县北有百官桥。”秦至唐长庆二年(822)及1954年至1992年为上虞县治。在浙江省上虞市中部、曹

  • 东山岭

    在今广西合浦县东。《清一统志·廉州府》:东山岭“在合浦县东十里。昔人题为海角第一峰”。(1)又称余干山、东岗岭。在江西省余干县城中。是古干国的遗址。今余干县街市环山而立,山高56.2米,登山阶梯212

  • 汾丘城

    即汾。在今河南襄城县东北三十里颍水南岸汾陈村。《水经·颍水注》:“颍水又东南径柏祠曲东,历罡丘城南,故汾丘城也。”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:颍川郡襄城县“有汾丘”。

  • 麻亭岭

    在今陕西永寿县西北。漠谷水所出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广德二年 (764),“仆固怀恩与回纥、吐蕃进逼奉天,……子仪使裨将李怀光等将五千骑追虏,至麻亭而还”。即此。

  • 临渝关

    即榆关。今河北秦皇岛市东北山海关。《隋书·高丽传》: 开皇十八年 (598),命汉王谅为元帅伐高丽,“师出临渝关”。即“渝关”。

  • 南宁府

    明洪武元年 (1368) 改南宁路置,后属广西布政使司。治所在宣化县 (今广西南宁市)。明郭子章 《郡县释名》 广西卷: 南宁府取 “粤南永宁之义”。辖境相当今广西南宁市为中心,东至今横县,西北至平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