仇池县
西魏降仇池郡置,属顺政郡。治所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北。寻改为灵道县。
古县名。西魏降仇池郡置,治今陕西省略阳县西北。属顺政郡。后改名灵道县。
西魏降仇池郡置,属顺政郡。治所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北。寻改为灵道县。
古县名。西魏降仇池郡置,治今陕西省略阳县西北。属顺政郡。后改名灵道县。
①即今广东惠阳市 (淡水镇)。产海盐,清设盐课大使。②在今广东惠东县东南平海镇东。为盐场。《元丰九域志》 卷9: 归善县有 “淡水盐场”。明正统八年 (1443) 于此置碧甲巡司。
秦章邯筑,在今陕西兴平市东南十五里王家附近。北周大象二年(580)始平县尝移治于此。
即今河北黄骅市东南羊二庄回族乡。旧属盐山县,民国时设县佐。
在今陕西华阴市南华山莲花峰下。陈抟脱骨处。宋太宗赐抟号希夷先生,峡因以名。在今陕西省华阴市南华山莲花峰下。相传为宋陈抟脱骨处,抟号希夷先生,峡因以名。
清雍正八年 (1730) 置,属镇远府。治所即今贵州剑河县。在清水江南,故名。1913年改为清江县。清雍正八年(1730年)置,治今贵州省剑河县。属镇远府。1913年改清江县。
即浙江。在今浙江省西北部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9: 浙江 “亦曰罗刹江。《志》 云: 取风涛险恶之意”。民国 《重修浙江通志稿·地理》: “秦望山附近古有罗刹石,横截江涛,极为险恶,故钱塘江旧有罗刹江之名
又名北洺水镇。北宋初置,属鸡泽县。在今河北威县北五十五里古城。金改置洺水县。
即今贵州平塘县西南塘边镇。明洪武中于此置下克度里目。
一名龙门山、钟山。在今河南洛阳市南二十五里。《魏书·释老志》:景明初,高祖、文昭皇太后营石窟“于洛南伊阙山”。即此。即“伊阙”。
亦作西岔沟门。即今吉林集安市西南四十里外岔沟。在鸭绿江北岸。人烟辐辏。清设西岔沟门巡司于此。民国设县佐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