伊力嘎
即今黑龙江省抚远县。民国魏声龢《吉林地志》:“绥远县,土名伊力嘎。地当东三省东北之极边。”清宣统元年(1909)置绥远州于此。
即今黑龙江省抚远县。民国魏声龢《吉林地志》:“绥远县,土名伊力嘎。地当东三省东北之极边。”清宣统元年(1909)置绥远州于此。
在今云南新平彝族傣族自治县境。《清一统志·元江州》:了味土巡司“在新平县境,旧系鲁魁山土目,至普为善,于本朝康熙二十七年归附,授土巡检世袭”。
又名阿斯塔纳。即今新疆哈密市西二堡乡。清乾隆《西域图志》卷9哈密:阿斯塔纳“亦名二堡”。《新疆图志》卷80哈密厅:二堡,“回语呼阿斯塔纳。注:言先贤墓地也。缠民三十余户”。
①即石头城之简称。在今江苏南京市西清凉山上。②在今甘肃武威市东。《十六国春秋辑补》卷68前凉录:东晋太宁元年(323),刘曜率大军攻凉州,河西大震,凉州牧张茂“乃出次石头”。即此。
元置,在今江西万安县西南赣江滨。明改为驿。
即今江苏海门市。清乾隆三十三年(1768) 于此置海门厅。1912年改为海门县。1994年改设海门市。
①北魏太和十一年 (487) 置,治所在渑池县 (今河南渑池县西十三里)。辖境相当今河南渑池、洛宁二县一部分。西魏大统十一年 (545)废。②东魏兴和中侨置,属义州。治所在今河南卫辉市附近。北齐废。(
在今河南宁陵县西五里。《寰宇记》卷12宁陵县:甘露岭“隋开皇十三年驾幸于岱,至此甘露降,因以名焉”。
在今台湾省花莲县西,与南投县交界处。为中央山脉中段高峰。海拔3261米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台东州: 北有 “能高山”。在台湾省本岛东部,花莲、南投两县交界处。中央山脉中段高峰。海拔3261米。为浊水
①清置,属澄城县。即今陕西澄城县西南交道乡。②清置,属鄜州。即今陕西富县东交道乡。(1)在北京市房山区东南部。面积37平方千米。人口1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交道,人口 3520。交道为“多条道路交会”之
清光绪间置,属黑龙江副都统。在今黑龙江省绥滨县东北中兴乡稍东。后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