倒流镇
即今四川乐至县东南回澜镇。清道光 《乐至县志》 卷5: 倒流镇 “距城五十里”。光绪 《乐至县志》 卷2: 咸丰十年 (1860),“八月,张逆 (指白莲教首领张子总) 窜县南倒流镇,知我有备,乃绕过遂宁”。
古镇名。在今四川省遂宁市西南。明万历中奢崇明叛,进逼成都,官军与战倒流镇,胜之,即此。
即今四川乐至县东南回澜镇。清道光 《乐至县志》 卷5: 倒流镇 “距城五十里”。光绪 《乐至县志》 卷2: 咸丰十年 (1860),“八月,张逆 (指白莲教首领张子总) 窜县南倒流镇,知我有备,乃绕过遂宁”。
古镇名。在今四川省遂宁市西南。明万历中奢崇明叛,进逼成都,官军与战倒流镇,胜之,即此。
清宣统三年(1911)置,属康定府。治所在今四川康定县西一百三十里瓦泽乡东北安良坝。民国吕式斌《今县释名》卷6:藏名阿娘坝,“安良即阿娘译音之异”。1913年改安良县。不久废入康定县。清宣统三年(19
明永乐七年 (1409) 改布政州置,属新平府。治所在政和县 (今越南中部平治天省广泽)。辖境相当今越南平治天省北部地。宣德二年 (1427) 以后入安南。
唐贞观四年(630)置,属伊州。治所在今新疆哈密市西三堡。《元和志》卷40纳职县:“其城鄯善人所立, 胡谓鄯善为纳职, 因名县焉。”开元六年(718)废。十五年(727)复置。后废。古县名。唐贞观四年
在今山西襄汾县西北襄陵镇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1襄陵县:灰泉在“县(今襄陵镇)北二里。……引流溉田,下流注于汾河”。
①秦置,属济北郡。治所在今山东长清县西南五十里广里。西汉文帝封东牟侯兴居为济北王,都卢。后属泰山郡,为都尉治。东汉永元二年(90)复分泰山郡置济北国,亦都卢,移治今长清县西南三十里。北齐废。②西汉置,
在今河南渑池县西北二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河南府一》: 渑坂 “有南坂、北坂”。
在今广东惠来县东南沿海地区。产海盐。明嘉靖初,设隆井盐场于练江村。清于此设盐课司。民国于此地设场知事。
即今新疆哈密市。《元史· 巴尔术阿而忒的斤传》: 至元间,火赤哈儿的斤亦都护 “还镇火州,屯于州南哈密力之地”。即此。又称合迷里、渴密里、感木鲁、感鲁木、哈梅里、可梅里。即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哈密市。明
①在今安徽滁州市东。《寰宇记》 卷128滁州清流县: “因县东清流水为名。” 有二源,一为二道河,源于来安县龙王山; 一为小沙河,源于定远县岱山。在沙河集汇合后东南流,于来安县汊河集东汇入滁河。②古名
在今湖南慈利县南,与石门、桃源二县为邻。《清一统志·澧州》:五雷山“在慈利县南三十里。一名雷岳山。山最高,屏障环拱于县南。有龙头岩、虎踞石、会仙桥诸胜。道水出此”。为道教名山,与湖北武当山遥相呼应,又