偏城镇
即今河北涉县北偏城。1939—1949年晋冀鲁豫边区置偏城县治此。
在河北省涉县北部。面积132.8平方千米。人口1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偏城,人口1980。原村周边墙坚固若城,又处偏僻,故名。1956年设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改设镇。地处深山。县重点林区。盛产核桃、柿子。有采矿业及修造、食品加工等厂。1940—1944年偏城县抗日政府驻此。公路通县城。
即今河北涉县北偏城。1939—1949年晋冀鲁豫边区置偏城县治此。
在河北省涉县北部。面积132.8平方千米。人口1.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偏城,人口1980。原村周边墙坚固若城,又处偏僻,故名。1956年设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改设镇。地处深山。县重点林区。盛产核桃、柿子。有采矿业及修造、食品加工等厂。1940—1944年偏城县抗日政府驻此。公路通县城。
在今浙江宁波市西。《清一统志·宁波府一》: 广德湖 “在鄞县西十二里。 旧名脰湖, 唐大历八年县令储仙舟,改名广德”。
元至元十三年(1276)改善阐路置,为云南行省省会。治所在昆明县(今云南昆明市)。辖滇池周围地区及今云南禄丰、易门、宜良、嵩明等县地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废为府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改善阐路
唐天宝前置羁縻州,属雅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小金县境。北宋属雅州。后废。
即古格札什鲁木布则城。在今西藏阿里地区札达县西三十里。
即今江苏昆山市东南三十里花桥镇。民国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昆山县东南有“花桥镇”。其西南赵家桥上有1862年刻“太平天国”四字。
又作宗嘎、荣哈。即今西藏吉隆县驻地宗嘎。“宗嘎” 藏语意为可爱的城堡。清松筠 《西招纪行诗》 注: “定日汛岔路有三,一西北行四日至宗喀。” 1960年撤销,与吉隆宗合并,设立吉隆县。
即今贵州榕江县北朗洞镇。清时有开泰县县丞驻此。民国改置县佐。“朗洞”系侗语音译,意为地势开阔平坦的地方。即今贵州省黎平县西北朗洞。清开泰县(今贵州黎平县)县丞驻此。
①在今江苏仪征市南滨江。明隆庆《仪真县志》卷2:“白沙洲,城外滨江。地多白沙,故名。”②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城区西南长江中。《清一统志·武昌府》:白沙洲“对陈公套,土壤甚沃”。竹木贸易亦盛。在今江苏省仪
①西魏置,属容山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垫江县西南。隋开皇初废。②唐至德二载 (757) 改安仁县置,为平琴州治。治所在今广西玉林市西北八十里。建中二年 (781)属党州。北宋开宝七年 (974) 废。古县名
即今江西兴国县东北九十里枫边乡。清时置汛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