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八十四渡山

八十四渡山

在今湖南东安县北。 《方舆纪要》卷81东安县:八十四渡山“山势重复,流水萦纡,经此山者,凡八十四渡”。《清一统志·永州府一》:八十四渡山“在东安县(治今紫溪市镇)北一百五十里。山根迤逦不断四十余里,芦洪水出焉。周回曲折,人经此山者,凡四十八涉,因名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天泽山

    在今陕西安塞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7安塞县:天泽山“在县(今沿河湾镇)东五里。上有天泽泉”。

  • 火山军

    北宋太平兴国七年(982)置,治所在今山西河曲县东南。金大定二十二年(1182)改火山州。北宋太平兴国七年(982年)置,治今山西省河曲县西北火山。辖境相当今河曲县地。属河东路。北宋治平四年(1067

  • 陈公堤

    ①在今河南滑县东南城关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6滑县“金堤”条下:陈公堤“在县南门外,宋滑州守陈尧佐所筑”。②在今山东德州市东南五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1德州:陈公堤,“宋陈尧佐守滑时,筑此堤以障黄河水患,

  • 常丰 (豐) 闸

    在今浙江海盐县西南。《宋史·河渠志七》: 南宋淳熙九年 (1182),“命守臣赵善悉发一万工,修治海盐县常丰闸及八十 一堰坝,务令高牢,以固护水势,遇旱可以潴积”。明末清初淤废。

  • 鹿门山

    又名苏岭山。在今湖北襄阳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襄阳府一》 引 《襄阳记》: “鹿门山,旧名苏岭山。建武中,襄阳侯习郁立神祠于山,刻二石鹿夹神道口,俗因谓之鹿门庙,遂以庙名山也。” 《新唐书·孟浩然传》:

  • 阎家堡

    在今河北宣化县西南阎家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8万全都司: “阎家堡在 (宣府) 卫西南四十五里,亦戍守处。”

  • 甘州群牧千户所

    明置,属行太仆寺。在今宁夏固原县西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8固原州:甘州群牧所“成化三年,敌犯固原,官军拒之,不克,敌遂屯牧所城外,进陷开城县,杀掠甚众”。

  • 乐安水

    即今贵州遵义县(南白镇)东北洛安江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2播州宣慰司:乐安水“在宣慰司(今遵义市)东七十里。源出筋竹平里山涧,转流入乌江。舟楫济此无险,得以乐安”。

  • 洋津渡

    在今江西新余市西南七里袁江上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6临江府: 新渝县 “西南路出凤凰门,向西行七里至洋津渡”。

  • 石菌铺

    在今福建同安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泉州府同安县:石菌铺在“县南海滨,为烽堠之所。嘉靖四十年倭贼自漳州府长泰县突犯同安, 乡兵袭击之,贼窜石菌海滨是也”。在今福建省厦门市同安区南。《读史方舆纪要》泉州