八赤镇
即今江苏吴江市东南之八圻。元、明时置长桥巡司于此。
古镇名。即今江苏省吴江市八坼。元置八斥站,明置长桥巡检司于此。明、清时为运河沿岸南北交通要镇。
即今江苏吴江市东南之八圻。元、明时置长桥巡司于此。
古镇名。即今江苏省吴江市八坼。元置八斥站,明置长桥巡检司于此。明、清时为运河沿岸南北交通要镇。
西晋武帝改建始县置,属上庸郡。治所在今湖北竹山县西北。南朝梁废。古县名。西晋武帝时以建始县改置,治今湖北省竹山县西北,属上庸郡。南朝梁废。
明洪武初置,属西宁卫,为羁縻卫。治所在阿真(今青海茫崖行政委员会驻地花土沟镇东南),后并入安定卫。永乐四年(1406)复置,移治药王滩(今青海茫崖行政委员会东油泉子附近)。正德七年(1512)废。又作
在今山西和顺县西。 《方舆纪要》 卷43和顺县: 㟦山 “在县西八十里”。
①即今河北遵化市南三十里新店子镇。清同治 《畿辅通志》 卷54遵化州图: 南有新店。②即今内蒙古和林格尔县西南新店子乡。1971年在小板申村东发现汉代护乌桓校尉之砖墓,保存有五十多组彩绘壁画,为研究北
在今江苏东海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2海州: 蔷薇河在 “州治 (今海州镇) 西一里。东北通北海,西北通赣榆,南通新坝,直抵淮阴,内接市河入州城。先时漕运由此入淮,北场盐课亦从此达安东(今涟水县)。
在今河北磁县西。《清一统志·广平府一》:五爪渠“在磁州西十里。明洪武间,知州包宗达引滏水作渠,分为五派,溉田千余顷,后渐淤塞”。
元初置,属女直水达达路。治所斡朵怜 (今黑龙江省依兰县西南马大屯)。辖境相当今黑龙江省牡丹江中下游西岸一带。明改置斡朵伦卫。元置,治今黑龙江省依兰县西南牡丹江入松花江河口西岸马大屯。明永乐十一年(14
即今山东淄博市淄川区东北罗村镇。胶济铁路支线通此。
唐方镇名。天宝十四年(755)初置称河南,广德后又称汴宋,大历后专称汴宋。治所在汴州(今河南开封市)。建中二年(781)号宣武军。唐方镇名。唐天宝十四载(755年)置,初称河南,广德后又称汴宋,大历后
即新和硕特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巴彦乌列盖省布尔根一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