兰渚山
在今浙江绍兴县西南二十七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0绍兴府:兰渚山“去山阴二十七里。王右军所谓‘此地有崇山峻岭、茂林修竹,是也”。南宋祥兴元年(1278),会稽唐珏等以石函葬宋六陵骨于此。
古山名。又称兰亭山。在今浙江省绍兴市西南。为东晋王羲之与谢安等修禊处。南宋祥兴元年(1278年),会稽唐珏等以玉函葬宋六陵骨于此。
在今浙江绍兴县西南二十七里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0绍兴府:兰渚山“去山阴二十七里。王右军所谓‘此地有崇山峻岭、茂林修竹,是也”。南宋祥兴元年(1278),会稽唐珏等以石函葬宋六陵骨于此。
古山名。又称兰亭山。在今浙江省绍兴市西南。为东晋王羲之与谢安等修禊处。南宋祥兴元年(1278年),会稽唐珏等以玉函葬宋六陵骨于此。
在今浙江萧山市西。《资治通鉴》: 隋开皇九年 (589),右卫大将军武川宇文述攻陈吴州刺史萧, “进至奉公埭”。 即此。古水利工程名。在今浙江省杭州市萧山区西。隋开皇九
又名直渎。在今江苏丹阳市东南六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7镇江府: 相渎,“初王庄定存自杭州归丹阳旧居,惮于重堰,乡人自奔牛开直渎南通鹤溪,以便其行,故号查渎。亦名直渎”。
即地斤泽。在今内蒙古伊金霍洛旗西南。《宋史·党项传》: 淳化二年 (991),李继迁居王庭镇,赵保忠往袭之,继迁奔铁斤泽”。即此。
① 北魏太平真君七年 (446) 置,治所在今山西忻州市西北二十里河拱村。后移治九原城 (今忻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忻州市及代县、繁峙、宁武、原平、五台、静乐、定襄、阳曲、盂县等县地。北周移治广武县
①五代晋开运初闽王延政升永平镇置,为潭州治。治所即今福建南平市。因剑津以为名。南唐保大六年(948)改名剑浦县。②1937年改龙州县置,属广西省。治所即今广西龙州县。1951年与上金县合并改置丽江县,
一作鞠和衍那国。唐西域国名。都城在步师城(今塔吉克斯坦西南库巴的安)。龙朔元年(661)置王庭州都督府于此。
民国置,即今山东安丘市西南四十里雹泉镇。明万历 《安丘县志》 卷5镇店: 城西南 “雹泉,有市”。1949—1953年为丘南县政府驻地。
在今云南镇雄县西。《明一统志》卷72芒部军民府:却佐溪“在府西一百五十里。下流入白水江”。
即今山西平遥县东北洪善镇。《清一统志·汾州府》 “上店镇” 条下: 洪善镇 “在县东北二十五里。有堡”。在山西省平遥县东北部、汾河东岸。面积75.2平方千米。人口3.5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洪善,人口220
即今江西进贤县北十五里七里镇。清同治《南昌府志》卷4有七里墟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