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关口镇

关口镇

本名五郎关。即今陕西宁陕县。1936年宁陕县迁治于此。


(1)在河南省新密市东南部。面积16平方千米。人口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关口村,人口 1100。因村地处风后岭和大磨岭两山中间的狭长地带,为新密通往新郑的关口,故名。2001年析苟堂镇东部设关口镇。产小麦、玉米、豆类。有兽药厂、酒厂。新新公路经此。(2)在湖北省浠水县东北偏中部。面积222平方千米。人口10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关口,人口 4580。两晋时在此设关口收税,故名。1949年为关口区。1958年为关口公社,1961年又复称关口区。1974年析置关口、大灵两公社。1984年关口公社改置关口镇。2001年胡河乡、大灵乡和三店乡十个村并入。地处白莲河下游,境内丘陵起伏。主产稻、小麦、棉花、花生等,盛产柑橘、蚕丝、茶叶。有云母、铁砂、硅线石等矿。有农机、钢砂等厂。罗兰公路经此。古迹有三国土城遗址。(3)在陕西省旬阳县东部。面积162平方千米。人口1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关子沟口,人口450。地处关子沟出口,故名。1950年设关口乡,1958年改公社,1984年复设乡。1996年与蒿塔乡合并设关口镇。主产玉米、小麦、稻,盛产生漆、木耳、柑橘、芝麻、烤烟、柿子。有农副产品加工、机砖、农具修造、制铧、草绳等厂。有公路通安白公路,通汉水航运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木桉路

    元置,治所在今泰国北部难府北。明洪武十五年(1382)改为府。后废。

  • 东凉亭

    元世祖时所置行宫,又称只哈赤八剌哈孙(意为渔城)。在上都东南五十里(即今内蒙古多伦县北白城子古城)。至元十三年(1276)置达鲁花赤,延祐二年(1315)改置尚供总管府,隶上都留守司。明初府废,仍置为

  • 老窝土司

    即今云南泸水县东南五十二里老窝白族乡。清乾隆时设土千总驻守。该地四面环山,地形如窝,故名。

  • 陇川堡

    在今陕西旬邑县北十五里。《清一统志·邠州》:陇川堡“四面壁立,溪涧环流。隋大业时,三水县尝治此”。

  • 四川省

    简称川、蜀。清顺治二年(1645)改四川等处承宣布政使司置,省会在成都府(今四川成都市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省及西藏江达、贡觉、芒康以东地区。清末,扩大包括西藏昌都地区。民国治所在成都市。1939年将今雅

  • 芦保镇

    清置,属中部县。在今陕西黄陵县西一百七十里。

  • 阿鲁布拉克卡伦

    清雍正十二年(1734)设,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新巴尔虎右旗西南阿鲁布拉克泉。何秋涛《朔方备乘》卷10《北徼喀伦考》作“阿鲁布拉克”;西清《黑龙江外纪》卷2作“阿鲁布扎克”。

  • 库木吐喇千佛洞

    在今新疆库车县城西南五十里库木吐喇村北、渭干河出山口处的东岸。维吾尔语意为“沙漠中的烽火台”。或以附近有一烽火台遗址,故名。为古龟兹国及高昌回鹘王国时期的重要佛教遗迹。最早的洞窟可能开凿于东汉。现存一

  • 龙泉谷

    在今青海西宁市西。《新唐书·吐蕃传》:刘元鼎“逾湟水,至龙泉谷,西北望杀胡川,哥舒翰故垒多在”。

  • 洪镇山口

    在今北京市门头沟区西北。清光绪《昌平州志》: 洪镇山 “山上有圆城,迤西至断头崖,俱重山叠嶂,不通步骑,边墙止此”。西接沿河口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