冶谷水
即今陕西淳化县东冶峪河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“郑渠又东径捨车宫,南绝冶谷水。”《清一统志·邠州》 引《淳化县志》:“冶谷水在县东门外,即县河,一名淳化河。源出蝎子掌山,径县东合甘泉水、马跑泉,又东南流径县南,合葫芦河,流径泾阳县,至三原与清谷水合流,入冶谷水。”
即今陕西淳化县东冶峪河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“郑渠又东径捨车宫,南绝冶谷水。”《清一统志·邠州》 引《淳化县志》:“冶谷水在县东门外,即县河,一名淳化河。源出蝎子掌山,径县东合甘泉水、马跑泉,又东南流径县南,合葫芦河,流径泾阳县,至三原与清谷水合流,入冶谷水。”
在今陕西富县西南。《元和志》 卷3鄜州直罗县: “罗川水,在县 (今直罗镇) 南二里。” 《清一统志·鄜州》: 直罗川,“ 《州志》: 直罗川自直罗城南注华池水”。
在今浙江龙游县东。《元和志》卷26:“晋改太末为龙丘,以县东龙丘山为名。”《寰宇记》卷97龙游县:龙丘山,“《东阳记》云: 山有九石,晴明远望尽如芙蓉,有龙丘苌隐处,因名龙丘山”。
一作中山。在今陕西泾阳县西北,跨淳化县界。《汉书·郊祀志》:汾阴得鼎,“迎鼎至甘泉,……至中山”。颜师古注:“中读曰仲,即今云阳之中山也。”《清一统志·西安府一》 引《泾阳县志》:“仲山在县西北七十里
在今四川广元市南嘉陵江东岸黄龙乡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84利州: 黄金坝,“ 《图经》 云: 益昌县东南沿江有平田号黄金坝。故老相传谓州城基在此,即古晋寿城也”。集镇名。在江苏省扬州市维扬区东北部、邗沟
①秦置,属砀郡。治所在今河南开封县东南二十六里陈留镇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注引臣瓒曰:“宋亦有留,彭城留是也。留属陈,故称陈留。”西汉为陈留郡治。西晋废。隋开皇六年(586)复置,属汴州。大业初属梁州。
唐武德四年(621)置,属南晋州。治所在今湖北黄梅县南二十里郭家咀村。八年(625)废。唐武德四年(621年)置,治今湖北省黄梅县西南濯港镇附近。属南晋州。八年废。
即黄白城。在今陕西三原县东北十里。《水经·渭水注》:清水“径黄白城西,本曲梁宫也”。《元和志》卷1京兆府三原县:“秦曲梁宫,在县西南十五里黄白城内。”
周国名。姬姓。在今陕西临潼县东。《左传》: 庄公二十八年 (前666),“晋伐骊戎,骊戎男女以骊姬”。即此。秦始皇于此置骊邑。
又名白亭海、小阔端海子。蒙古名哈拉(喇) 脑尔。在今内蒙古阿拉善旗西克头 (大) 湖村北与甘肃民勤县马王庙村东北之干湖盆。《清一统志·阿拉善厄鲁特》: 谷水 “即三岔河。自河州府城东东北流,经镇番县东
在今四川南充市南十五里火花镇。《元史·赵匣剌传》: 蒙古中统四年 (1263),“宋刘雄飞以兵犯青居山旧府,匣剌与战于都尉坝,败之”。即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