凤亭山
在今浙江长兴县西北四十里。《茶经·八之出》:湖州“生凤亭山伏翼阁,飞云、曲水二寺,啄木岭,与寿州、常州同”。
在今浙江长兴县西北四十里。《茶经·八之出》:湖州“生凤亭山伏翼阁,飞云、曲水二寺,啄木岭,与寿州、常州同”。
①隋开皇九年 (589) 平陈后改阴石县置,属藤州。治所即今广西容县。十九年 (599) 改为普宁县。②唐开元二十六年 (738) 析鄮县置,属明州。治所即今浙江奉化市。《名胜志》: 奉化县 “以其民
即今台湾省花莲县北立雾溪。连横 《台湾通史·疆域志》: 台东州 “其地自苏澳以南,至得其黎百四十里,峭壁峻嶒,难通舆马,且少可耕之壤”。
①在今河北保定市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2保定府: 莲花池 “在府治南。元守帅张柔开凿,中有看花亭,又有柳塘、西溪、北潭,皆引鸡水为府中胜概”。②在今河北沙河市北。《清一统志·顺德府一》:莲花池 “在沙河
即冤句县。秦置,属济阴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曹县西北。西汉景帝时,封楚元王子执于此,称宛朐侯。西晋属济阳郡。北魏、隋属济阴郡。唐属曹州。北宋改为宛亭县。即“冤句县”。
西周封国。姬姓。国都原在今河南商水县东南,后迫于陈而南迁,在今河南项城市西南南顿镇,为楚附庸。《左传》: 僖公二十三年 (前637),“秋,楚成得臣帅师伐陈,遂取焦夷,城顿而还”。杜注:“顿国,今汝阴
东汉改关县置,属常山国。治所在今河北赵县西北十五里南轮城。三国魏废。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) 复置,移治今栾城县西二里,属赵郡。北齐又废。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复置,属栾州,大业初属赵郡。唐天祐二
在今河南嵩县西南十里。《左传·昭公四年》:“司马侯对曰,四岳、三涂……九州之险也。”杜注:“在河南陆浑县南。”《史记·周本纪》:武王曰,“我南望三涂”。《水经·伊水注》:“伊水历崖口,山峡也,翼崖深高
①北宋置,属西充县。在今四川南充市西北五十里双桂镇北洛阳坝。②即今河北沙河市西北二十五里东户村乡。清乾隆 《沙河县志》 建置志: 市集有洛阳。③即今江苏武进县东南洛阳镇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 阳湖
在今江苏江阴市南马镇乡南旸岐村。徐霞客 (1586—1641) 名弘祖,字振之。南直隶江阴(今属江苏) 人。是我国著名旅行家和地理学家。22岁起游历天下名山,足迹遍及我国十七省区。明崇祯十四年 (16
即合懒路。治所在今朝鲜咸镜南道咸兴城南五里古城。一说在咸镜北道吉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