凤翼山
在今越南北部永富省西北夏和县境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2安南三江府:凤翼山“在府西南夏华县。山势回翔,如凤矫翼”。
在今越南北部永富省西北夏和县境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2安南三江府:凤翼山“在府西南夏华县。山势回翔,如凤矫翼”。
即严关。在今广西兴安县西南严关乡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作 “岩关”。
又为珍珠泉。在今江苏镇江市南郊招隐山西。其泉圆溅,若贯珠然。梁昭明所开,唐李迪构亭于上。宋苏轼 《同柳子玉游鹤林招隐归呈景纯》 诗:“岩头匹练兼天净,泉底真珠溅客忙。”
亦作潾州。南朝梁大同三年(537)置。治所在邻山县(今四川大竹县东南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大竹、邻水等县地。西魏废帝时改为邻山郡。隋开皇三年(583)废。唐武德元年(618)复置, 八年(625)废。又作
在今湖北省南漳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9南漳县:老雅山在“县南五十里。上接文阳洞,下接三泉山。周回四十余里。险峻幽深,人不可近。俗名老鸦山”。《宋元通鉴》:南宋咸淳八年(1272),元翟招讨将军“由老雅
即今河北安新县南端村镇。清同治 《畿辅通志》 卷47安州图: 东南有端村镇。
在今广东云浮市西。《清一统志· 罗定州》: 蒲竹径 “在东安县西。《县志》,自西北径口达东南径口,延袤二十余里,两崖峻峭,茂林蔽天,瑶贼盘据其中,人迹断绝,为东山第一畏途。万历十六年,兵备陈文衡始改辟
古地域名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庐江郡: “金兰西北有东陵乡,淮水出。” 《水经》 及郦注以为在江北大别山区属庐江郡的金兰县,不确。其方位与读音均与泾县之泾同,盖为古越语方言地名,置县后简称为泾。
宋建,在今江苏句容县茅山积金峰下。宋建,在今江苏省句容市茅山积金峰下。有康熙御书“第八洞天”匾额,为江南道教胜地。
清雍正三年 (1725) 置,属和硕特部。在今青海刚察县东北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前左翼头旗: “牧地在大通河南岸。东至阿木达赖台,南至固尔班塔拉之北沙克图,西至齐擦擦呢布楚勒,北至巴颜布拉克。”
即今福建龙岩市东东宝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漳州府龙岩县:东宝山在“县东五里。《志》云,山麓旧产银砂,因名”。《清一统志·龙岩州》:东宝山“山麓旧产银砂,每风雨晦冥,常有宝气浮动”,故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