刑军县
北魏太武帝置,属伍城郡。治所即今山西乡宁县西南五十二里西坡镇附近。太和二十一年(497)改为平昌县。
古县名。北魏太武帝置,治今山西省乡宁县西南城里。属五城郡。太和二十一年(497年)改为平昌县。
北魏太武帝置,属伍城郡。治所即今山西乡宁县西南五十二里西坡镇附近。太和二十一年(497)改为平昌县。
古县名。北魏太武帝置,治今山西省乡宁县西南城里。属五城郡。太和二十一年(497年)改为平昌县。
又名方山。在今河南嵩县东北。《水经·伊水注》:焦涧水“东流径孤山南,其山介立丰上,单秀孤峙,故世谓之方山”。
即今山西长治县驻地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3泽州: “韩店在州北,明初元将扩廓遣兵攻泽州,我师御之于此,不利。” 1973年长治县迁治于此。
元泰定四年(1327)置,属云南行省。治所在今泰国难府北部。明初作木按府,洪武十五年(1382)后废。
即今广西容县西北石头镇。清光绪《容县志》卷1:石头墟“在城西北七十里。属水里”。
亦名邪阶水。即今广东始兴县南清化江、墨江。《元和志》卷34始兴县:“邪阶水,今名阶水,出县东一百三十里。近水有邪阶山。”
即今山东茌平县东北二十里望鲁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4茌平县:玉楼店“相传鲁仲连所居。亦名鲁连村”。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36称:“今为望鲁店。”
即栈道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 引诸葛亮 《与兄瑾书》 云: “前赵子龙退军,烧坏赤崖以北阁道。缘谷百余里,其阁梁一头入山腹,其一头立柱于水中,今水大而急,不得安柱,此其穷极,不可强也。” 古时亦称複道。《
在今四川筠连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0筠连县:县西堡在“县西二十五里。明初置。亦叙南卫官军戍守”。
在今安徽来安县城内。《清一统志 · 滁州》: 琉璃井 “在来安县治后。泉极甘洁,虽旱不竭,以琉璃甃砌,水光夺目,投以瓦砾,声若笙簧,久之乃止”。
①又作六道沟。即今吉林龙井市(龙井镇)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7:“正西迤南距(珲春)城……二百三十里六道沟屯。”为延吉府三商埠之一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延吉府:“商埠:头道沟、龙井村、局子街,三。宣