勐 (猛) 班
即今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西南一百十二里勐班乡。清雍正三年 (1725) 于此置巡司。乾隆三十年 (1765) 改设土把总。
即今云南景谷傣族彝族自治县西南一百十二里勐班乡。清雍正三年 (1725) 于此置巡司。乾隆三十年 (1765) 改设土把总。
即今河南汝南县北二十六里金铺乡。清尹耕云 《豫军纪略》 卷11: 同治四年 (1865) 七月,赖汶光 “掠汝阳之金乡堡、祖师庙”。
在今江西新余市东北罗坊镇彭家村北。为一厅二间的店房。1930年10月23日至30日,毛泽东在此主持了红一方面军总前委和江西省行委联席会议,简称 “罗坊会议”。通过了 《目前政治形势与红一方面军及江西党
在今河北涞水县西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涞水县:长堤山“高耸突峙,可以远眺”。
即关中平原通往陇东高原的交通要道。南起千河河谷,北出萧关抵清水河谷,途中经古回中宫。《汉书·武帝纪》:元封四年(前107),“行幸雍祠五畤。通回中道,遂北出萧关”。《后汉书·来歙传》:建武八年(32)
即今江苏泰兴市南七圩镇。七圩港由此西出通大江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作“七圩市”。
又作楠木溪。在今云南富宁县东三十里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87广南府: 南木溪 “在富州东三十里。源出花架山,其水常温”。
又名覆釜山。即今安徽繁昌县西北二十五里寨山。《太平御览》 卷756引 《晋中兴书》云: “成帝咸和元年,宣城春谷山崩,得古鼎,重三百斤,容可三斛余”,即此。
在今江西九江市南庐山上,与西林、东林寺合称三大名寺。《清一统志·九江府二》:上大林寺“在庐山西大林峰南。晋建。元末毁。明宣德中重建。寺前有宝树二,曲干垂枝,圆旋如盖。又中大林寺在庐山锦涧桥北,下大林寺
或作上玄水。即今湖北竹山县北北星河,南流注入堵河。《寰宇记》卷143竹山县:上玄水“在县北六十里。源出庸岭下,南流入孔阳水。有潭深不可测,或投石其中,即卒风暴雨”。
亦作小朱山。在今山东胶南市东北。元于钦《齐乘》卷1:大朱山“旁有小朱山,错水所出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