北桑
即今福建霞浦县东南北礵岛。明郑和下西洋经此。
即今福建省霞浦县东南北礵岛。郑和下西洋经此。
即今福建霞浦县东南北礵岛。明郑和下西洋经此。
即今福建省霞浦县东南北礵岛。郑和下西洋经此。
即今江苏灌南县东莞渎。《清一统志·海州》 “板浦镇” 条下: 莞渎镇 “在州东南百四十里,亦有盐场”。
在今浙江瑞安市南飞云江上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瑞安县:飞云渡在“县南七里安阳江津济处也。波流汹涌,横截南北,有飞云关,往来者必出于此渡”。
在今江苏徐州市东北。《汉书·龚胜传》:“胜居彭城廉里,后世刻石表其里门。”
在今湖北浠水县西。《舆地纪胜》卷47蕲州:三泉,“余章《三泉记》,米芾书。凤山之阴、兰溪之阳有泉出石罅为兰溪;其在寺庭之除,为陆羽烹茶之泉;其在凤山之阴,为逸少泽笔之井。兰溪于《茶经》之品第三,藏诸水
①隋开皇元年(581)改乌突县置,为太和郡治。治所在今山西临县西南三十五里曹峪坪村附近。大业初属离石郡。唐武德三年(620)改为临泉县。②隋末置,属楼烦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兴县北。唐武德九年(626)省入
即今北京市丰台区西南二十里王佐乡东南南岗洼。为南北交通要道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6房山县图:县东北冈窪村。民国《房山县志》图作王岗洼。
1934年10月中央革命根据地由永丰、龙冈两县合并改置,治所在旸霁(今江西宁都县西北旸霁)。以永丰、龙冈二县各取一字为名。同年12月废。旧县名。中央苏区江西省设。1934年10月由永丰、龙冈两县合置,
唐武德五年 (622) 置,属智州。治所在今越南义静省河静以南。贞观元年 (627) 废。
在今广西龙州县西,接越南界。《清一统志 ·太平府》: 莄花隘 “在上冻土州东 ( ‘东’ 应为‘西’) 三十里。……接越南界,有兵防守”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龙州县西北。清时设兵戍防。
北宋置,属德阳县。即今四川德阳市北略坪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