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南城县

南城县

①西汉高帝六年 (前201) 置,属豫章郡。治所在石下 (今江西南城县东南洪门水库内)。以其在郡之南,故名南城。三国吴太平二年 (257)分属临川郡。西晋太康初迁治盱江西岸塌埠街 (今县北光塔村) 改名新南城县。东晋大兴中复为南城县。南齐为临川郡治。陈属临川郡。隋平陈属抚州,大业初属临川郡。唐属抚州,乾符时移治今南城县治。五代时南唐于此置建武军。北宋太平兴国四年(979) 改为建昌军。元为建昌路治。明、清为江西建昌府治。民国初属江西豫章道。1926年直属江西省。

②东汉改南成侯国置,属泰山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平邑县南七十里南武城。西晋改名南武城县。南朝宋复改南城县。北齐省。

③北魏置,属晋昌郡。治所在今陕西洋县境。后废。


(1)古县名。东汉改南成侯国置,治今山东省平邑县南,属泰山郡。西晋改为南武城县。南朝宋复为南城县。北齐省。(2)今县名。在江西省东部、抚河中上游。属抚州市。面积 1698 平方千米。人口30.2万。辖8镇、4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建昌镇。西汉高祖六年(前201年)分豫章郡南境立南城县,治今县东南洪门水库内,属豫章郡。以其在郡城之南而名。《太平寰宇记》建昌军南城县:“以其在(豫章)郡城之南,故名南城。”三国吴属临川郡。西晋太康元年(280年)移治今址(北门外榻埠街),改名新南城。东晋复称南城。南朝齐为临川郡治;陈郡治迁回临汝县。隋、唐属抚州或临川郡。唐乾符三年(876年)县治迁今址南天井源。五代南唐为建武军治。北宋太平兴国四年(979年)为建昌军治。元丰年间军、县治迁今址。元为建昌路治。明、清为建昌府治。1912年废府存县,属江西省。1914年属豫章道。1927年复属江西省。1949年属抚州专区,1970年属抚州地区,2000年属抚州市。县境东北地处武夷山西翼,西居雩山北端,旴江(抚河)纵贯南北,旴江支流黎滩河上建有洪门水库及电站。属中亚热带湿润气候。为全国商品粮生产基地和省柑橘、瘦肉型猪生产基地县。农产油菜籽、豆类、花生等。特产麻姑米、麻姑茶、麻姑酒。山地富森林。有石灰石、瓷土、硫铁矿、矿泉水等资源。工业有机械、采矿、水泥、染织、食品、酿酒、制药、服装、印刷等。有206、316国道,抚南、黎城、林崇等公路。名胜古迹有麻姑山、万年桥、聚星塔、宝方寺、潮音洞等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西封州

    唐贞观五年(631)开生羌置羁縻州,属茂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茂县西北或黑水县境。八年(634)改为炎州。

  • 杭口街

    即今江西修水县西、修水北岸杭口镇。清同治 《江西全省舆图》 卷1: 义宁州西有杭口。

  • 同州

    ①西魏废帝三年(554)改华州置,治所在武乡县(今陕西大荔县)。隋大业三年(607)废。唐武德元年(618)复置,治所在冯翊县(今陕西大荔县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大荔、合阳、韩城、澄城、白水等县市地。《元

  • 竹沟镇关

    在今河南确山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0确山县:竹沟镇关在“县西南九十里”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泥山

    在今四川天全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3天全六番招讨使司: 泥山 “在司东三里,四时积雨、山多泥泞。一名梅岭,以梅赏生其上也”。

  • 观音坨山

    在今河北井陉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井陉县:观音坨山“在县(今城关镇)北四十里。孤峰插天,盘亘千仞,上可容千余人,中有清泉飞瀑,绕流而下”。

  • 长泰馆

    馆驿名。辽置,在今内蒙古巴林左旗西南。《辽史·地理志》 上京道引宋薛映记曰:“七十里宣化馆,五十里长泰馆。馆西二十里有佛舍、民居,即祖州。”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巴林左旗西南查干哈达附近。辽中京大定府至上京

  • 下阿拉克硕土司

    清雍正时置,属西宁办事大臣。为玉树四十族之一。驻牧地在今青海玉树县西南与杂多县交界处,子曲河南北两岸。清末与上阿拉克硕土司合并为拉休土司。

  • 南充国县

    ①东汉初平四年 (193) 置,属巴郡。治所即今四川南部县。三国蜀属巴西郡。南朝宋改为南国县。②南朝宋侨置,属巴西侨郡。治所在今四川绵阳市境。梁废。古县名。东汉初平四年(193年)置,治今四川省南部县

  • 库木什阿哈玛驿

    清光绪年间置。在今新疆托克逊县西南库米什镇。宣统《新疆图志》卷80吐鲁番厅:库木什阿哈玛驿,“驿以山名。回语库木什,银也。阿哈玛,积而不散之谓,即唐书所谓银山碛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