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南津关

南津关

①明置,属夷陵州。在今湖北宜昌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8夷陵州: 南津关 “在州南门外一里”。清徙于今市西北十五里。

②明置,在今湖北钟祥市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7钟祥县 “塘港关” 条下: “府南有南津关,皆有官兵戍守。《志》 云: 南津关旧有富水递运所。万历中废。”

③明置,属阆中县。在今四川阆中市南江南镇(南津关)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68阆中县: 南津关 “在城南,临嘉陵江。有南津渡口,为戍守处。今关下有锦屏浮雕”。

④在今四川万源市东。《清一统志·太平厅》:“嘉庆元年,教匪屯聚南津关。” 民国 《万源县志》 卷2: 南津关 “在治东七十里。距田家坝所属之碑梁下。四山环阻,形势险要。嘉庆初,黄号贼首龙绍周、徐万富、龚建、唐大信、王国贤等据此作乱,为陕甘总督宜率兵攻破”。


在湖北省宜昌市西陵峡出口处。江岸狭束,形势险要,素有“雄当蜀道,巍镇荆门”之称,为历代兵家必争之地。万里长江,劈开重山叠岭,冲过暗礁浅滩,至此,即进入富饶的江汉平原。关内群峰竞秀,江岸惊涛骇浪,汹涌奔腾;关外水阔天空,巨川缓流,舟艇如梭,极尽开朗明丽之胜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沙沟镇

    ①清置,属盐城县。即今江苏兴化市西北沙沟镇。清有巡司驻此。②即今山东枣庄市西南沙沟镇。明弘治二年(1489)设递运所。嘉靖间设巡检司。万历三年(1575)设沙沟营。清雍正九年(1731)设都司驻此。(

  • 涟水军

    北宋太平兴国三年 (978) 置,治所在涟水县 (今江苏涟水县)。熙宁五年 (1072) 废。元祐二年 (1087) 复置,南宋绍兴五年 (1135) 又废。三十二年 (1162) 复置,后又废。端平

  • 捉杀寨

    在今江西石城县西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8赣州府石城县: 捉杀寨 “在县西。有巡司,明初置,本在县北,嘉靖初移于此”。《清一统志·宁都州》: 捉杀寨 “在石城县西门外一里。……本朝乾隆四十一年改名赤江巡司

  • 保德州

    金大定二十二年 (1182) 改保德军置,治所在保德县 (今山西保德县)。元属冀宁路。明属太原府,洪武七年 (1374) 降为县,九年 (1376)复升保德州。清雍正二年 (1724) 升为直隶州。辖

  • 三魁镇

    即今浙江泰顺县东南五十里三魁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4泰顺县:三魁镇“在县南三魁山。洪武初置洋望巡司,属平阳县。二十四年改置三魁巡司,景泰三年改今属”。在浙江省泰顺县南部。面积64.8平方千米。人口2万。

  • 元扈山

    即玄扈山。在今陕西洛南县西洛水之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4洛南县:元扈山“相传黄帝受图处。元扈水出于此”。

  • 太行关

    即今山西晋城市南四十五里太行山上天井关。《晋地道记》:高都县有太行关。北宋靖康元年(1126)改名雄定关。元末又名平阳关。即“天井关”。

  • 广乡城

    在今河南鹿邑县西,涡河南岸。《水经·阴沟水注》:“水又东径广乡城北。圈称曰:襄邑有蛇丘亭,故广乡矣,改曰广世。后汉顺帝阳嘉四年封侍中挚填为侯国,即广乡也。”

  • 芜菁平

    即女菁平。在今四川武胜县南二十里旧县。《宋史·张珏传》:珏曰:“芜菁平、母德、彰城,汪帅劲兵所聚也,吾出不意而攻之,马鬃必顾其后, 不暇城矣。”

  • 武缘县

    ①隋开皇十一年 (591) 置,属缘州。治所在今广西邕宁县东郁江北岸伶俐镇。大业三年(607) 废。唐武德五年 (622) 复置,属南晋州。贞观八年 (634) 属邕州。北宋天圣五年 (1027) 移