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南襄城郡

南襄城郡

①南齐置,属雍州宁蛮府。治所在隔城(今河南桐柏县西北)。后废。

②北周置,治所在叶县 (今河南叶县南二十八里旧县)。隋开皇初废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鬲津

    《尔雅·释水》 谓 “鬲津” 为古九河之一。《汉书·沟洫志》: 许商以为 “古说九河之名,有徒骇、胡苏、鬲津,今见在成平、东光、鬲界中”。认为鬲津故道在西汉鬲县 (今山东平原县西北) 附近,东流入海。

  • 障石岩

    又作嶂石岩。即今河北赞皇县西南部嶂石岩。《清一统志·正定府》: 障石岩 “在赞皇县西南一百十里。其峰峻秀挺拔,上有石乳泉”。

  • 锦山

    ①在今浙江嵊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2绍兴府嵊县: 锦山 “在县东七十五里”。②在今广东新兴县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97新州: 锦山 “在州南”。《清一统志·肇州府一》: 锦山“在新兴县西南三十里。其

  • 竹筿铺

    即今湖北襄阳县西北三十里竹条镇。清设把总驻防。

  • 南源寺

    在今安徽歙县南长陔乡。《清一统志·徽州府二》: 南源寺 “在歙县长陔。唐太和年间建,寺后有五峰,前有三瀑布。朱子尝书 ‘新安大好山水’六字镌石壁”。

  • 士雅山

    即大木山。在今河南信阳市南。《魏书·中山王英传》:北魏正始元年(504),元英围义阳,梁将曹景宗等率军来援,“英又于士雅山结垒,与景宗相抗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0信阳州:士雅山“在州南七里。本名大木山。

  • 弗违县

    十六国后燕改卢奴县置,治所即今河北定州市。北魏复名卢奴县。古县名。十六国后燕慕容垂建都中山,改卢奴县置,治今河北省定州市。为中山尹治。北魏道武帝平后燕,复名卢奴县。

  • 临淇县

    ①东魏天平初置,属林虑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林州市东南临淇镇。北齐废。隋开皇十六年 (596)复置,属岩州。大业初属魏郡。隋末废。②蒙古宪宗五年 (1255) 置,为淇州治。治所在鹿台乡 (即今河南淇县)。

  • 西禅寺

    在今福建福州市西郊怡山。原为南朝陈炼丹师王霸所居,唐贞元十二年(796)建冲虚观祀之。后废。咸通八年(867)延请大安禅师来此兴建清禅寺,旋改名延寿寺。五代唐长兴四年(933)改名长庆寺。俗称西禅寺。

  • 岔河集

    即今河北霸州市西十五里岔河集乡。明嘉靖《霸州志·舆地志》 市廛有“汊河”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6霸州图:西有汊河集镇。集镇名。在河北省霸州市区西部。岔河集乡人民政府驻地。人口 3600。处蜈蚣河畔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