博陵国
西晋泰始初置,属冀州。治所在安平县(今河北安平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安平、深州、饶阳、安国等县市地。北魏改为博陵郡。
西晋置,治安平县(今属河北)。属冀州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安平、深州、饶阳、安国等县市地。北魏改置为博陵郡。
西晋泰始初置,属冀州。治所在安平县(今河北安平县)。辖境相当今河北安平、深州、饶阳、安国等县市地。北魏改为博陵郡。
西晋置,治安平县(今属河北)。属冀州。辖境相当今河北省安平、深州、饶阳、安国等县市地。北魏改置为博陵郡。
即今山西代县城。北魏明帝时,代县徙治于此。
1912年废滁州置,属安徽淮泗道。治所即今安徽滁州市。1928年直属安徽省。1982年撤销,改为滁州市。旧县名。1912年由滁州改置,治今安徽省滁州市滁城。1982年撤销,改设滁州市(县级)。
①唐仪凤二年(677)置,治所在今四川珙县西南罗渡苗族乡(罗星渡场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珙县南部地。先天元年(713)降为羁縻州。天宝元年(742)改为因忠郡,乾元元年(758)复为巩州,属泸州都督府。北
南朝宋侨置,治所在安汉县 (今四川南充市北)。以在故宕渠郡西南而得名。梁改为宕渠郡。西魏复为南宕渠郡 (亦名宕渠郡),治所在石苟坝(今南充市东北四十里嘉陵江西岸搬罾镇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南充市及蓬安县地
唐南诏置,属会川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西昌市西南。《元史·地理志》 泸州:“在路西,昔名沙城睑,即诸葛武侯禽孟获之地。”
即今黑龙江省东宁县东南三岔口朝鲜族乡。因位于瑚佈图河(亦作三岔河)汇入绥芬河处而得名。清光绪二十八年(1902)于此置绥芬河厅。(1)地区名。在天津市南开、红桥、河北三区交会处,金钢桥附近。北运河、南
唐置,属荣经县。在今四川荥经县西南。《元和志》卷32荣经县:“邛来镇在县西南八十七里。”
①北宋置,属原武县。在今河南原阳县西南。②即陈桥驿。北宋置,属祥符县。在今河南封丘县东南二十六里陈桥乡。五代周末,大将赵匡胤于陈桥驿被军士拥立为帝。(1)在江苏省金湖县西北部。面积67平方千米。人口2
在今青海乐都县西北九十里。《宋史·地理志》 乐州: 德固砦 “旧名胜铎谷,崇宁三年筑五百步城,后赐名德固砦”。
即太平长官司。治所在今四川兴文县南大坝镇。《明史·程信传》:成化三年(1467),镇压戎县山都掌蛮,“明年至大坝,焚寨千四百五十。前后斩首四千五百有奇,俘获无算。……改大坝为太平川长官司。分山都掌地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