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卢山

卢山

①又作卢源山。在今江西万安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卷87吉安府万安县:卢山“在县东五十里。高百余丈。诸峰环列如屏,下有水,源出城江口”。

②在今山东龙口市东南。元于钦《齐乘》卷1:芦山“黄县南四十里。山下有真君宫。金县尹陈公碑云:芦童子,晋时人。九岁居此山,食茯苓升仙,唐封冲禧真君”。

③在今山东烟台市宁海镇东十八里。《寰宇记》卷20牟平县:卢山“北与东牟县岘山相连,岘山正北至海一百里,有望海台”。清光绪《山东通志》卷27谓“其实此山去海十许里”,百里当为十里之讹。

④在今山东诸城市东南三十里。本名故山。《水经·潍水注》:“潍水又北右合卢水,即久台水也。《地理志》曰:水出琅邪横县故山, 王莽之令丘也。山在东武县故城东南,世谓之卢山也。”宋苏轼《超然台记》:“其东则卢山,秦人卢敖之所从遁也。”

⑤在今四川芦山县西北。《元和志》卷32卢山县:卢山“在县西北九里。其山西北连延入夷僚界,正北即邛州火井县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2芦山县:卢山,“《寰宇记》:卢山高八里,束道控川,横亘于邛州火井县界,青衣水出焉”。

⑥在今贵州惠水县西南七十里卢山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21定番州:卢山在“(卢山长官司)司治南。极高。旁有三石峡如门,盘旋而上,顶平广可容千人。有泉池, 田土可耕食,盖乡人避兵处也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棠谿

    又作堂溪。在今河南舞阳县东。古房国地。《左传》: 定公五年 (前505), 吴夫㮣 “奔楚为棠谿氏”。《战国策·韩策一》: “韩卒之剑戟,皆出于冥山、棠谿……。” 《汉书·地理志》 吴房

  • 鲁班桥场

    在今四川三台县西南鲁班镇。民国 《三台县志》 卷1: 鲁班桥场 “距城八十里。雍正八年建。通上省大路”。

  • 沿河祐溪长官司

    明洪武七年 (1374) 改沿河祐溪等处长官司置,属思南宣慰司。治所即今贵州沿河土家族自治县。永乐十二年 (1414) 属思南府。清废。

  • 黄洋界

    在今江西井冈山北,距茨坪三十四里。是江西宁冈和湖南炎陵县向井冈山的要隘,为井冈山五大哨口之一。形势最为险要。1928年8月 30 日,湘、赣二省敌人以四个团兵力会攻井冈山,守山红军在黄洋界以不足一营的

  • 珙溪

    即今四川珙县之洛浦河,为长宁河上源之一。明曹学佺 《蜀中名胜记》 卷15珙县: “ 《志》云: 治南北五十步,即珙溪也,多石似玉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70珙县: 珙溪 “在县治南。多石,不通舟楫,民以

  • 蒙古尔津土司

    清雍正时置,属西宁办事大臣。为玉树四十族之一。驻牧地在今青海玛多县西南鄂陵湖以东。后又分出竹节土司和白力登玛土司 (一作白力得玛族)。后废。

  • 古凭

    即古蓬。明右江十寨之一。在今广西忻城县南古蓬镇。

  • 虞州

    隋开皇十六年 (596) 置,治所在安邑县(今山西运城市东北十里安邑)。辖境相当今山西运城市及夏县、闻喜县地。大业初废。唐武德元年 (618)复置,贞观十七年 (643) 又废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年

  • 伊鲁嵩县

    1948年河南革命根据地由嵩县、伊阳(今汝阳)、鲁山三县析置,治车村(今河南嵩县南车村)。取三县首字为名。1949年撤销,复归原属各县。旧县名。豫西解放区设。1948年由河南省鲁山县的二郎庙地区与嵩县

  • 骆谷城

    西晋永嘉末仇池氐杨茂搜置,即今甘肃西和县西南洛峪乡。《资治通鉴》: 南朝宋元嘉四年(427),“氐王杨玄遣将军苻白作围秦梁州刺史出连辅政于赤水; 城中粮尽,民执辅政以降,辅政至骆谷,逃还”。《魏书·