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卢阳县

卢阳县

①南朝陈天嘉元年(560)改汝城县置,为卢阳郡治。治所在今湖南汝城县南。隋属桂阳郡。唐属郴州,天宝元年(742)改为义昌县。

②唐垂拱三年(687)置,为锦州治。治所在今湖南麻阳苗族自治县境之卢水口,因以为名。长安四年(704)移治今麻阳苗族自治县西南七十五里杜壤。天宝初为卢阳郡治。乾元初复为锦州治。五代时废。

③北宋熙宁七年(1074)以潭阳县地置,为沅州治。治所即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。元为沅州路治。明洪武九年(1376)废。


古县名。(1)南朝陈天嘉元年(560年)以汝城县改名,治今湖南省汝城县西南。为卢阳郡治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名义昌县。(2)唐垂拱三年(687年)置,“在卢水口,因以为名”(《元和郡县志》),长安四年(704年)移治今湖南省麻阳苗族自治县西锦西镇西。为锦州治。五代废锦州为寨,县废。(3)北宋熙宁七年(1074年)置,治今湖南省芷江侗族自治县。为沅州治。元为沅州路治。明洪武九年(1376年)废入沅州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凌云 (雲) 山

    ①又名平山。在今江西宁都县北。《寰宇记》 卷108虔州虔化县: 平山 “在县北二百三十里。山顶侵云,天宝六年敕改为临 (凌) 云山。遥见抚、吉二州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8赣州府宁都县:凌云山在 “县北

  • 马家城

    南宋初州守马彦先筑,在今江西吉水县东北二十里。

  • 旧县场

    即今四川铜梁县东旧县镇。清道光《铜梁县志》卷2:旧县场“在县南四十里”。唐、宋巴川县治于此。故名。

  • 善化寺

    在今山西大同市区南部。俗称南寺。始建于唐开元年间 (713—741),故名开元寺。五代晋时改称大普恩寺。寺内建筑多毁于辽末,金天会六年 (1128) 重修。明正统十年 (1445) 整修后,成为当时官

  • 乌龙沟口

    即今河北涞源县东北乌龙沟。《清一统志·易州》:乌龙沟口“在州西紫荆关西北六十里,接广昌县界,外口要冲也。今有把总驻防”。

  • 齐东镇

    金置,属邹平县。在今山东邹平县西北麻姑堂。元升为齐东县。古镇名。金置,治今山东省邹平县西北。蒙古升为齐东县。

  • 永兴寺

    在今湖北黄州市南长江滨。北宋王禹偁《黄州齐安永兴禅院记》:“齐安,郡名也。永兴,院额也。盖僧耆故老通而呼之,遂以为常耳。唐时旧州在齐安河上。《院录》云:因剌史杜仆射以白云观建为斯院。……其后随郡迁徙,

  • 文曲集

    即曲河店。今河南邓州市西北二十八里文曲乡。清尹耕云《豫军纪略》卷3:清咸丰七年(1857)二月,“众皆感奋,期翌日复战于文曲集”。

  • 龙山千户所

    明洪武二十年(1387)置,属观海卫。即今浙江慈溪市东六十四里龙山镇。明嘉靖三十五年(1556),戚继光大败倭寇于此。明洪武二十年(1387年)置,治今浙江省慈溪市东南龙山。清顺治十七年(1660年)

  • 乐望县

    西汉置,属北海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寿光市东南四十里王望村。地节四年(前66)封胶东戴王子光为乐望侯国于此。东汉省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东省寿光市东南。属北海郡。东汉废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