原阳
战国赵邑。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。
古邑名。战国赵邑。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东南二十家子古城。西汉时置原阳县。
战国赵邑。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东南。
古邑名。战国赵邑。在今内蒙古自治区呼和浩特市东南二十家子古城。西汉时置原阳县。
亦作禾亭墟。即今湖南宁远县东北二十里禾亭镇。清 《乾隆内府舆图》: 宁远县东北有和亭铺。
1932年置,即今浙江海盐县西南三十四里通元镇。镇以寺得名。明天启 《海盐县图经》卷3: 法喜寺 “旧名通元寺,吴大帝孙权夫人舍宅置”。在浙江省海盐县西南部。面积40.4平方千米。人口2.6万。镇人民
唐至德元年 (756) 改鹿泉县置,属恒州。治所即今河北鹿泉市。《资治通鉴》 唐至德元年 (756) 胡三省注: “明皇以安禄山反,改常山之鹿泉曰获鹿,饶阳之鹿城曰束鹿,以厌之。” 北宋属真定府。金兴
即勐统。在今云南昌宁县南六十八里勐统乡。《明史·云南土司二》: 正统七年 (1442) 征麓川之役,从东路者 “招降孟通诸寨”。
唐贞观十八年 (644) 灭焉耆后置,属安西都护府。治所在今新疆焉耆回族自治县西南四十里城子旧城。开元七年 (719) 为安西四镇之一。贞元六年 (790) 后废。唐羁縻都督府。贞观十八年(644年)
元置,属思州安抚司。治所即今贵州锦屏县。明洪武五年 (1372) 改为赤溪湳洞长官司。
即今江苏丹徒市东北黄墟乡。民国 《江苏六十一县志》: 丹阳县东北有 “黄墟镇”。在江苏省镇江市丹徒区东南部、京杭运河东岸。面积27平方千米。人口2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黄墟,人口 3000。 传说原名荒
唐武德五年 (622) 于湖口戍置,属寻阳县。在今江西湖口县。五代南唐保大间升为湖口县。(1)在湖南省茶陵县南部。面积163平方千米。人口2.6万。镇人民政府驻湖口圩,人口4000。洣水于此环绕呈湖状
隋大业初置,属安定郡。治所即今甘肃灵台县西北梁原乡。唐属泾州,兴元二年(785)入吐蕃。贞元四年(788)复置。《新唐书·李元谅传》:元谅“节度陇右,治良原。……开美田数十里”。五代晋改置良原军,后周
又名鸡丘。治所在今河北永年县(临洺关)东南。《左传》:襄公三年(前570),“同盟于鸡泽”。即此。在今河北省永年县东南。《左传》襄公三年(前570年):六月,鲁襄公会单子、晋侯、宋公、卫侯等“同盟于鸡