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双甸镇

双甸镇

即今江苏如东县西六十八里双甸镇。清光绪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如皋县东有“双甸”。


在江苏省如东县西南部、江海河两岸。面积128平方千米。人口7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双甸,人口1万。清名双甸,又名双店。1912年定今名。1949年为宗奎乡,1956年双北乡并入。1958年改公社。1959年以驻地名改双甸公社。1983年改设双甸乡,1986年置镇。2000年双南乡、石甸镇并入。产稻、小麦、棉花、豆类和蚕茧、淡水鱼等。有纺织、光学仪器、化工、染料、建材等厂。黄如掘等公路经此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阳县

    西汉高帝六年 (前201) 置, 属豫章郡。治所在四望山 (今江西都昌县东南周溪镇泗山)。三国吴属鄱阳郡。南齐永初二年 (421) 废。

  • 罢 (罷) 交县

    唐贞观十年 (636) 置,属延州。治所在今陕西安塞县西北。天宝元年 (742) 改名延昌县。

  • 阴山州都督府

    唐显庆三年(658)以西突厥葛逻禄谋部落置,属北庭都护府。在今哈萨克斯坦东北萨克斯湖、阿拉湖一带。8世纪前期废。唐羁縻都督府。显庆三年(658年)以西突厥葛逻禄谋落部置,在今哈萨克斯坦萨克斯湖、阿拉湖

  • 安西水

    即今四川绵阳市东之魏城河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魏城县:洛水堰“贞观六年引安西水入县”。《九域志》卷7魏城县“有安西水”。

  • 阳明县

    1928年由零陵、宁远、祁阳、桂阳、新田、常宁6县析置,治石鼓源(在今湖南祁阳县东南石鼓源)。以境内有阳明山而得名。1929年迁白果(今祁阳县南白果市)。1931年改设阳明特区,驻石鼓源。同年废。旧县

  • 瓦官寺

    一作瓦棺寺。东晋兴宁二年(364)建。在今江苏南京市西南秦淮河畔凤凰台西花露岗上。唐韩翃《送客之江宁》诗有“楚云朝下石头城,江燕双飞瓦官寺”句。又作瓦棺寺、瓦官阁。在今江苏省南京市西南秦淮河畔凤凰台西

  • 犍乡

    即今河北正定县北东权城。《元和志》 卷17真定县: 权城 “即古之犍乡也,县北二十里。后汉建武元年,贾復破青犊于射犬,追战于真定之犍乡,大破之。即此城也”。

  • 西宁水

    即今江西宜黄县南黄水。《寰宇记》卷110抚州崇仁县:西宁水“在县西南一百七十里。源出仙盖乡,沿流至县入汝水”。《清一统志·抚州府一》: 西宁水“在崇仁县西南。 …… 《县志》,源出华盖山东北趾,沿流而

  • 宝丰 (豐) 县

    ①北宋淳化五年 (994) 升弋阳县宝丰场置,属信州。治所在今江西弋阳县南五十里。景德元年 (1004) 废为镇。康定中复置。庆历三年(1043) 又废。②北宋宣和二年 (1120) 改龙兴县置,属汝

  • 池山

    又名天池山。在今陕西石泉县西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6石泉县:池山“山顶有池,不溢不涸,谓之天池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