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古北口

古北口

又名北口、虎北口。即今北京市密云县东北一百二十里古北口。为长城重要关口之一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燕乐县:“东北百八十里有东军、北口二守捉。北口,长城口也。”《旧五代史·唐书·庄宗纪》:天祐十年(913)三月,“乙丑,收古北口”,即此。形势险峻,为历代军事守备重地。元设古北口千户所。明洪武十二年(1379)置守御千户所于此,三十年(1397)改为密云后卫,嘉靖后设参将驻之。清康熙三十二年(1693)设直隶提督并置巡司驻此。


又称虎北口(《资治通鉴》、《乘轺录》)。女真语称留斡岭(《金史地理志》)。在北京市密云县东北部。地处燕山山脉天然峡谷,两旁峻崖夹峙,一线中穿,为燕京通往山北的险要之道。十六国时已开通,称蠮螉塞。唐为防扼奚、契丹,于此置北口守捉。916年契丹经此取山南地。辽为南京析津府和中京大定府之间主要通口,宋、辽使节和商旅往返多经此,设驿馆、榷场。北宋熙宁八年(1075年)沈括等使辽皆经此。金天会三年(1125年),败宋兵于此。元至正二十四年(1364年),秃坚帖木儿举兵向都,皇太子由此北趋。明初为防御鞑靼,自山海关至此,修筑边墙,派兵驻守。洪武十一年(1378年)建城,周四里余,十二年置千户所,三十年改为密云后卫。永乐十九年(1421年)迁都燕京后,为都城东北门户。嘉靖以后,置参将驻守。清顺治初,改置都司。康熙三十二年(1693年)置提督,为重镇。乾隆三十五年(1770年),置顺天府理事同知、巡检司同驻于此。今明建城墙依稀可见。古北口一带长城气势磅礴,雄伟壮观,横跨在潮河之上,下设三道水门,是长城建筑中不多见的胜景。

古 北 口 长 城


猜你喜欢

  • 广阳门

    又称西阳门。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洛阳城西面南头门。《后汉书·孝灵帝纪》:中平二年(185),“广阳门外屋自坏”。又《资治通鉴》:东汉汉安二年(143),立南匈奴守义王兜楼储为呼兰若尸逐就单于,“诏太常

  • 红桥镇

    即虹桥镇。今江苏邗江县东南四十里红桥镇。(1)在江苏省扬州市邗江区东南部。面积28平方千米。人口2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红桥,人口 1500。镇南旧有木桥,涂沥青,呈黑色,故名黑桥。1958年反其义改名

  • 上艾县

    西汉置,属太原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平定县南二十里新城村。东汉属常山国。三国魏属乐平郡。西晋属乐平国。北魏属乐平郡,太平真君九年(448)废,孝昌六年(530)复置。后改石艾县。古县名。西汉置,治今山西省平

  • 普文县

    1927年置,属云南普洱道。治所即今云南景洪市东北一百二十四里普文镇。傣语 “普文” 意为居住在南滕河流域的蒲人。1930年废入思茅县。旧县名。1927年由普思沿边行政总局第七区改置,治普文(今云南景

  • 勃海

    即渤海。位于今辽东半岛与山东半岛之间。《史记·河渠书》: 《夏书》 曰: “过降水,至于大陆,播为九河,同为逆河,入于勃海。” 《集解》: “武帝元光二年,河徙东郡,更注勃海。禹之时不注勃海也。” 又

  • 明水站

    元置,即今山东章丘市 (明水镇)。元置,即今山东省章丘市。明废。

  • 博城

    在今安徽阜阳市东北四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1颍州 “任城” 条下: “又博城在州东北四十里。《志》 云: 司马宣王使邓艾于此屯田,以备东南,盖仓城也。”

  • 楠木洞

    ①在今湖南溆浦县西二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1溆浦县 “红旗洞” 条下: 楠木洞 “洞深五里,石壁峭立,梯竹以登。行未半,有涨水,谓之龙池。有楠木罗洞门,故名。下瞰流水,名无尽溪”。②在今湖南沅陵县西

  • 美稷县

    西汉置,属西河郡,为属国都尉治。治所在今内蒙古准格尔旗西北纳林乡古城。《后汉书·南匈奴传》: 光武 “诏 (南) 单于徙西河美稷,因使中郎将段郴及副校尉王郁留西河拥护之,为设官府,从事、椽史……自后以

  • 玳瑁水

    在今广东新丰县东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03惠州府新丰县: 玳瑁水 “在县东。县境又有公庄水,皆东南流,入归善县界,注于东江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