古里佛国
亦作古里国。在今印度西南沿海之科泽科德一带。元汪大渊《岛夷志略》:“古里佛,当巨海之要冲,去僧加剌密迩,亦西洋诸马头也。”
亦作古里国。在今印度西南沿海之科泽科德一带。元汪大渊《岛夷志略》:“古里佛,当巨海之要冲,去僧加剌密迩,亦西洋诸马头也。”
①即清凉山。在今江苏南京市西汉中门内。宋《景定建康志》卷17“石头山”条引《舆地志》:“缘大江,南抵秦淮口,去台城九里, 自六朝以来,皆守石头以为固。”《清一统志·江宁府一》:石头山“《府志》:在上元
唐天宝元年 (742) 置,治所在新秦县(今陕西神木县北十里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神木县地。乾元元年 (758) 改为麟州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以麟州改置。治新秦县(今陕西神木县北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神木
西汉置,属东郡。治所在今山东莘县东南十里。东汉属清河国,移今莘县西南朝城镇。北魏改武阳县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“《地理志》曰:漯水出东武阳。今漯水上承河水于武阳县东南,西北径武阳新城东。曹操为东郡所治也
明置,属定辽右卫。即今辽宁本溪满族自治县南草河城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7辽东都司 “甜水堡” 条下: “又南八十里曰草河堡。” 民国 《奉天通志》 卷82凤城县: “草河自本溪东南流至县治北一百二十里
一名石城山。在今四川简阳市西南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7:平泉县“有平泉山”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45简州:石城山,“《皇朝郡县志》云:一名平泉山”。
北宋政和三年(1113)改三女砦置,属沧州清池县。在今天津市西。金废。
①南齐置,治所在今广东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北。隋开皇十年(590)改为熙平县。②南齐置,属益州。治所在丹棱县东北二十里(今四川眉山县西北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丹棱、洪雅二县及眉山县西部地。北周明帝时改为齐乐
即今福建永安市北大湖镇。《清一统志·延平府》“西洋墟”条下:“岭后墟,在县北二十余里留坊,相近有大湖墟。”
即今江苏阜宁县西南童营。清置巡司于此。《清一统志·淮安府二》: 童家营巡司 “在山阳县黄河北岸,分防汛地”。
清置,属新安县。即今河南新安县北三十里石寺镇。在河南省新安县中部。面积68.8平方千米。人口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南寺,人口600。因境内石寺村得名。石寺村又因村南有一石佛洞而名。1954年设石寺乡,19