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同德县

同德县

1935年析贵德、同仁二县置,属青海省。治所在今青海玛心县东北拉加寺。取同仁、贵德各一字为名。为河南蒙古四旗贸易中心,果洛克番族购粮之孔道,海南番族往来要地。1951年设置同德藏族自治区。1953年复改同德县,移治尕巴松多(今同德县)。


在青海省东部。属海南藏族自治州。面积 6520 平方千米。人口4.9万。辖1镇、5乡。县人民政府驻尕巴松多镇。1935年由贵德县析置同德县,治拉加寺。取意为“边民同服中央德化”(1949年后新释为“同心同德”)。1947年由省直辖。1951年改同德县为同德藏族自治区。1953年复为同德县,移治尕巴松多,隶于海南藏族自治区(1955年改为自治州)。1959年改隶果洛藏族自治州,1962年复归海南藏族自治州。地处黄南山地区向西延伸部分,南部多高山,河谷深切;北部开阔平坦,多滩地,草原辽阔。属大陆性高原气候。经济以牧为主,农牧结合。牧养牦牛、半细毛羊、马、山羊、藏系羊等。建有青海省牧草良种繁殖场。农产青稞、春小麦、马铃薯、蚕豆、荞麦、大麦、油菜籽和蔬菜、瓜果。野生动物有棕熊、猞猁、水獭、麝、白唇鹿、苏门羚、雪鸡、天鹅,并产冬虫夏草、党参、雪莲、贝母、黄芪、枸杞等药材。黑紫羔皮、河曲马为名产。特产蕨麻、蘑菇、发菜、柳花菜。矿产有汞、沙金、朱砂、白钨、石膏、大理石等。工业有电力、采矿、机修、建材、畜产品加工、地毯、粮油加工等。宁果公路经此。古迹有兔儿滩东遗址、斗后宗古城以及石藏寺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显福宫

    隋炀帝离宫,在今江苏扬州市东北。《隋书·宇文化及传》: 大业末,杀炀帝,“十余日,夺江都人舟楫,从水路西归。至显福宫,宿公麦孟才、折冲郎将沈光等谋击化及,反为所害”。隋炀帝离宫。在今江苏省扬州市东北。

  • 歇马岭关

    明置,在今河南鲁山县西北八十里。明置巡司于此。

  • 东海

    古时东海之名,所指因时而异。先秦古籍中的东海,相当于今之黄海。《礼记·王制》:“自东河至于东海。”注:“徐州域。”但战国时已有兼指今东海北部的。《战国策·楚策》:“楚国僻陋,托东海之上。”秦汉以后,始

  • 界首湖

    在今江苏高邮市北,跨宝应县界。即宝应湖之南部,高邮湖之北部,以界于两县之间而名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: 高邮州在 “高邮湖西北,一曰甓社湖,北接界首湖”。湖东有界首镇。

  • 华原山

    在今陕西大荔县东朝邑镇附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4朝邑县:华原山“在县西门外。《志》云,绕城西而北,以绝于河”。

  • 公平墟

    ①即今湖南耒阳市南四十四里公平圩镇。旧属永兴县。清光绪《湖南通志》卷1永兴县图:县西北有公平墟。②即火田铺。今湖南蓝山县东北二十里火市乡。③即今广东海丰县东北公平镇。清乾隆《海丰县志》卷3:明崇祯四年

  • 桑巴尔土司

    一作南称桑巴尔土司。驻牧地在今青海囊谦县西北扎曲南。清末并入囊谦土司。

  • 开光寺

    在今江西广丰县东南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11广信府广丰县:“县东路出东门,五里至小坝头,又十里至大石山,又五里至杉溪,又十里至柴村��, 又五里至边山�&

  • 茗盈州

    北宋置,属邕州左江道。治所在今广西大新县北全茗镇东茗盈村。元属太平路。明属太平府。民国初属广西镇南道。1916年与龙英、全茗二土州合并设置龙茗县。北宋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大新县北旧茗盈。为邕州所领羁

  • 宽城子

    在今吉林长春市。清道光五年 (1825) 长春厅移治于此。光绪十四年 (1888) 为长春府治。三十一年中日 《北京条约》 订定开为商埠。1913年为长春县治。民国魏声龢《吉林地志》: “长春县,土名