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后港镇

后港镇

即今湖北荆门市东南一百二十里后港镇。清有外委驻防于此。


(1)在江苏省东台市西南部。面积42平方千米。人口3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后港,人口 3000。明成化年间以村后有港得名后港庄;民国初年,此村渐富,人们将后改为厚,故名厚港庄。1957年设先烈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。1993年改置后港镇。产稻、小麦、棉花、蚕茧等。盛产鱼类、珍珠、水禽、牛蛙等。有油漆、塑料、耐火材料、轧花、机械、磷肥、装潢材料、仪表等厂。有公路通市区。通班船。(2)在江西省乐平市西部。面积80.5平方千米。人口4.1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后港岭,人口 2780。镇区原名岭上。因北有小溪,改称后港岭。1949年属义成、和安、鸣山等乡,1958年属乐平镇和港口公社,1968年析设五七公社,1972年改名后港公社,1984年改乡,1999年改设镇。产稻、蔬菜和鲜鱼。为“乐平花猪”主产区之一。有锅炉配件、水泥、轧花等厂。乐平矿务局驻此。皖赣铁路、206国道经此。(3)在湖北省沙洋县南部、长湖北岸。面积207平方千米。人口10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后港,人口 3420。因驻地后有一港口得名。1949年设长湖区,1951年改第六区。1958年改东风公社,1961年改后港区,1975改公社,1985年改镇。2001年蛟尾镇并入。主产稻,兼种小麦、棉花、油菜籽。淡水鱼养殖业发达。有玻璃、磷肥、农具、食品加工、酿酒等厂。汉宜公路经此,长湖、桥河可通航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鹅城

    ①在今山西清徐县东南二十里鹅池村。《元和志》 卷13清源县 “鹅城” 条引 《晋阳春秋》: “永嘉元年,洛阳步广里地陷,有二鹅,色黄苍者飞冲天,白者不能飞。……刘曜以为己瑞,筑此城以应之。”②即今广西

  • 赤山

    ①即今内蒙古巴林左旗北,乌力吉木伦河发源之乌兰大坝(意为红山)。《后汉书·乌桓列传》:“赤山在辽东西北数千里。”乌桓人死,敛以棺, 至葬则取一肥犬,系以采绳,并取死者乘马衣物烧送之,谓付托于犬,“使护

  • 清潭港

    在今上海市崇明县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4太仓州崇明县: 清潭港 “在旧县东南。其相近有张家等港”。

  • 铜安砦

    北宋置,属辰溪县。即今湖南怀化市东六十四里铜湾镇。后改属沅州。

  • 富春郡

    南朝梁太清三年 (549) 置,属吴州。治所在富阳县 (今浙江富阳市)。寻废。南朝梁太清三年(549年),侯景以富阳置,治富阳县(今浙江富阳市)。辖区约今浙江省富阳市一带。后废。

  • 沫沟湖

    在今安徽灵璧县北七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1灵璧县 “石湖” 条下: “县境又有沫沟湖,今涸。” 《清一统志·凤阳府一》: 沫沟湖,“相传晋、宋间地陷为湖,每春夏晦暝,水上有城屋之状,见则岁有大水。相近

  • 虞坂

    亦名虞阪、颠軨、颠陵阪。在今山西平陆县北。《水经·河水注》: 虞城 “北对长坂二十许里,谓之虞坂”。《寰宇记》 卷46安邑县 “中条山” 条:虞坂,“周武王封吴太伯之弟仲雍之后虞仲于夏墟,因虞为称,谓

  • 黄茅岭

    在今湖北大悟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77孝感县: 黄茅岭 “在县北二百五十里。为县境之险阻。其相近者又有白杨岭。《险要说》: 孝感之黄茅岭与应山之高贵山、随州之栲栳山,皆与信阳三关形势联络。上接襄、邓,

  • 威平堡

    在今山西右玉县西南四十里威坪堡村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4大同府: 威平堡 “嘉靖四十五年筑,万历初增修,周一里有奇”。

  • 谢村

    即今广东番禺市西北谢村。民国 《番禺县续志》 卷5: 墟市有 “谢村墟”。集镇名。在江苏省无锡市惠山区西北部。属前洲镇。人口1500。产稻、小麦、油菜籽等。有丝绸印染、印染机械、整染设备、机械制造等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