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

①西周国名。亦作有吕或甫。姜姓。在今河南南阳县西三十里。《国语·郑语》:史伯曰,“当成周者,南有荆蛮、申、吕”。宣王时改为甫。春秋时为楚所灭。

②春秋晋大夫吕甥之邑,在今山西霍州市西南。《左传》:僖公二十四年(前636),“吕、郤畏偪,将焚公宫而弑晋侯”。

③春秋宋邑。即今江苏铜山县东南吕梁集。《左传》:襄公元年(前572),“楚子辛救郑,侵宋吕、留”。西汉置吕县。


(1)古国、古邑名。又作甫,亦称有吕。姜姓。周穆王时封吕侯于此。在今河南省南阳市西。《括地志》:“故吕城在邓州南阳县西三十里”(《史记·吕太后纪》“吕忿为吕城侯”《正义》引)。《国语·郑语》:“当成周者,南有荆蛮、申、吕。”或以为在新蔡县南。春秋时为楚所灭,为楚邑。《左传》成公七年(前584年):楚“子重请取于申、吕为赏田,王许之。申公巫臣曰:‘不可。此申、吕所以邑也,是以为赋,以御北方。若取之,是无申、吕也。’”(2)春秋宋邑。即今江苏省铜山县东南废黄河北岸吕梁集。《左传》襄公元年(前572年):“楚子辛救郑,侵宋吕、留。”西汉置县。(3)春秋晋邑。在今山西省霍州市西南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大笮县

    即大莋县。治所在今四川盐边县北鰔鱼乡南。东晋常璩《华阳国志·蜀志》:越嶲郡“大笮县,汉末省也”。

  • 思良镇

    即今广东阳春市东北春湾镇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阳春县: “北有思良巡检司,后废。” 旧名黄泥湾司,1912年改为春湾圩。

  • 龙光寺

    在今湖北房县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86房州:龙光寺“在州治南。即卢陵王故宫”。

  • 尼丘

    一名尼山。亦称尼丘山。在今山东曲阜市东南四十四里曲阜、泗水、邹城三市县交界处。《史记·孔子世家》:叔梁纥与颜氏女“祷于尼丘得孔子”。“生而首上圩顶,故因名曰丘云”。见“尼山”。

  • 威德城

    东晋建元二年 (344) 慕容皝改涉夜城(南罗城) 为威德城。在今内蒙古西辽河上源西拉木伦河或老哈河流域。一说在今辽宁朝阳市东北。《晋书·慕容皝传》: “改涉奕于城为威德城。” 《方舆纪要》 卷18大

  • 合川城

    亦称合川守捉城。在今青海化隆回族自治县东南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鄯州:“南百八十里有合川守捉城。”

  • 江边塘

    即今云南弥勒县东南九十二里江边乡。清光绪《皇朝中外一统舆图》:弥勒县东南有江边塘。

  • 慈廉州

    明永乐五年 (1407) 属交州府。治所在丹山县 (今越南北部河山平省丹凤,在河内市之西)。辖境相当今越南河山平省部分地。宣德二年 (1427)以后入安南。

  • 贵池

    一作贵长池。即贵口。今安徽贵池市秋浦河入江口。《寰宇记》 卷105贵池县: 贵池,“按顾野王《舆地志》 云,梁昭明太子食此水鱼美,遂立名焉”。《元和志》 卷28池州: “梁昭太子以其水鱼美,故封其水为

  • 慕化镇

    北宋置,属临桂县。在今广西鹿寨县北。古镇名。在今广西壮族自治区鹿寨县北。北宋属临桂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