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呼拉喀噶珊

呼拉喀噶珊

又作和罗哈。在今俄罗斯哈巴罗夫斯克边疆区乌苏里江东岸多尔米当托夫卡西。清属三姓副都统。《乾隆内府舆图》: 乌苏里江东岸和罗必拉口南有 “呼拉喀噶珊”。光绪 《吉林通志》 卷17: 乌苏里江东岸,北至混同江南岸旧设噶珊有 “和罗哈”。咸丰年间通过不平等的中俄 《北京条约》 被俄割占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西神山

    即今江苏无锡市西郊惠山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5引《吴地记》云:慧山“古名华山,一名西神山, 又名斗龙山”。即“惠山”。

  • 西黎都

    在今海南省澄迈县西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琼州府澄迈县:“西面有铜鼓巡检司,治新安都,后迁西黎都,废。”

  • 正梯隘

    在今山西平顺县东南五十里穽底村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2平顺县:正梯隘“在县东九十里。一名梯头隘。以形险若梯而名,路通河南林县”。

  • 七龛山

    在今四川武隆县西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74涪州:七龛山“在武龙县北一十五里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9武隆县:七龛山“在县北二里。山高大,上有七穴”。

  • 白塔峪堡

    明置,属宁远卫。即今辽宁兴城市西北白塔满族乡《方舆纪要》卷37宁远卫“兴水堡”条下:“白塔峪堡在白塔峪口,其东为陡岭口可按伏。”

  • 大兴善寺

    在今陕西西安市南五里。始建于晋武帝时,初名遵善寺。隋开皇二年(582)建大兴城,寺占城内靖善坊一坊之地,改名大兴善寺。 《酉阳杂俎续集》卷5:“靖善坊大兴善寺,寺取大兴城两字、坊名一字为名。”隋唐时为

  • 紫霄山

    在今湖南黔阳县西。《舆地纪胜》卷71沅州:紫霄山 “在黔阳”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81黔阳县“钩岩山” 条下: “又紫霄山,在县 (治今黔城镇) 北十里。峰峦耸秀,其势凌霄,洞中尝有紫云出入。”

  • 高尔山城

    又称贵端城。在今辽宁抚顺市浑河北岸高尔山上。唐为新城州都督府治所。仪凤二年 (677)安东都督府徙治于此。

  • 南黎都

    在今海南省澄迈县南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琼州府澄迈县: “南有兔颖巡检司,治曾家东都,后迁南黎都,废。”

  • 虎丘山

    又名海涌山、武丘山。在今江苏苏州市西北七里。《越绝书·吴地传》: “阖闾冢,在阊门外,名虎丘。……筑三日而白虎踞上,故号为虎丘。”《吴地记》: “虎丘山,避唐太祖讳改为武丘。” 《南史·何求传》: 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