在清盛京外攘门外五里,今辽宁沈阳市小西门外。后金崇德元年 (1636) 皇太极敕建。两年后寺成,皇太极赐 “莲花净土实胜寺” 大印一枚,允许收藏努尔哈赤用过的甲胄,故称皇寺。是盛京建立最早、规模最大的
一作绀峻山。在今甘肃张掖市东北。《隋书·地理志》:张掖县“有甘峻山”。《元和志》卷40张掖县:甘峻山“在县东北四十五里。出青鹘鹰,称为奇绝,常充贡献”。
北宋置,属广都县。在今四川双流县西南。
指黄河河源。在今青海曲麻莱县东境。《尚书·禹贡》: “道河积石,至于龙门。” 源出今青海积石山。西汉时,以为河源在今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南部。《汉书·西域传》: “河有两源: 一出葱岭山,一出于阗。于阗
在今山西运城市西南解州镇西关。《清一统志·解州直隶州》 载: 关帝庙 “在州城西门外百步,南面条山,北背硝池,创自陈隋,宋大中祥符时重建,金、元屡修。明万历中,敕庙名英烈。本朝顺治九年,敕封忠义神武关
又名玉涧水。即今河南灵宝市西双桥河。《水经· 河不注》: 玉涧水 “南出玉溪,北流径皇天原西,……又北径阌乡城西,……世谓之阌乡水也”。
旧称黄家店。即今山东乐陵市西北二十里黄夹镇。清光绪 《山东通志》 卷1 《舆图志》: 乐陵县西有黄夹镇。在山东省乐陵市西北部。面积126.5平方千米。人口7.1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黄夹,人口2450。明
即今河南商城县东四十里苏仙石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0商城县:大苏山在“县东四十里。下有苏仙市”。即此。
西魏改武兴郡置,为兴州治。治所在汉曲县 (今陕西略阳县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略阳县地。隋开皇三年 (583) 废。大业三年 (607) 改兴州复置顺政郡,治所在顺政县 (今陕西略阳县)。唐武德元年(618
①一名和龙。东晋咸康七年(341)前燕慕容皝改柳城置,治所即今辽宁朝阳市。次年自棘城迁都于此。隋开皇元年(581)改名龙山县。②北魏太和十一年(487)置,为临洮郡治。治所在今甘肃岷县东北,洮河东岸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