四牌
在今贵州瓮安县东。《明史·陈璘传》:万历二十八年(1600)征播之役,陈璘“追奔至龙溪山,‘贼’合四牌‘贼’共拒。四牌在江外,与江内七牌皆五司遗种、九股恶苗,素助‘贼’。璘广招抚,乃进军龙溪……四牌之‘贼’遂尽”。
在今贵州省瓮安县东。明万历二十八年(1600年)征播之役战此。
在今贵州瓮安县东。《明史·陈璘传》:万历二十八年(1600)征播之役,陈璘“追奔至龙溪山,‘贼’合四牌‘贼’共拒。四牌在江外,与江内七牌皆五司遗种、九股恶苗,素助‘贼’。璘广招抚,乃进军龙溪……四牌之‘贼’遂尽”。
在今贵州省瓮安县东。明万历二十八年(1600年)征播之役战此。
元至元十三年 (1276) 改漷阴县置,属大都路。治所在今天津市武清县北河西务。辖境相当今天津市武清、香河二县地。至正年间还漷阴县旧治 (今北京市通县东南四十里漷县镇)。明洪武十四年(1381) 降为
在今河北正定县北。《清一统志·正定府二》:伏城驿“在正定县北四十里,旧有驿丞,今裁”。
亦作偏城郡。北魏太和元年 (477) 置,属延州。治所在广武县 (今陕西延安市东北甘谷驿镇附近)。辖境相当今陕西延安市中部和北部地。隋开皇三年 (583) 废。北魏太和元年(477年)置,治广武县(今
即今射阳湖。在今江苏淮安、宝应、建湖三市县间。《汉书·广陵厉王胥传》: “相胜之奏夺王射陂草田以赋贫民。” 注: “张晏曰,‘射水之陂,在射阳县’。”即射阳湖。古湖名。在今江苏省北部里运河与串场河之间
指甬江流经旧镇海县境段河道,在今浙江宁波市北仑区与镇海区界上。《元丰九域志》卷5:明州定海县有“大浃江”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1庆元府:大浃江“在鄞县东一里”。其名后为甬江取代。
即今湖北黄陂县西北二十二里罗汉寺镇。清光绪《湖北全省分图》: 黄陂县西北有罗汉寺市。
即今广西全州县西南咸水乡。清光绪 《广西舆地全图》 全州图: 西南有咸水。
又作登伊勒哲库。清置,在今吉林榆树市西南秀水镇。《清一统志·吉林二》 “金州鄂佛罗站”条下: “法特哈站,又西北五十里至腾额尔哲库站。”
在今江苏无锡县东十二里鸭城桥。《寰宇记》卷92无锡县 “鸭城” 条引 《舆地志》云: “鸭城,东吴王牧凫鸭之处,即此也。”
即灵道县。治所在今四川甘洛县东北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