①西汉高帝改泗水郡置,治所在相县(今安徽淮北市西北相山区)。辖境相当今安徽淮河以北,西肥河以东,五河、泗县以西,河南夏邑、永城及江苏沛、丰等县地。东汉改为沛国。三国魏移治沛县(今江苏沛县)。西晋还旧治
①秦置,属河内郡。治所即今河南获嘉县。西晋属汲郡。北魏孝昌中改为南修武县。②北齐天保七年 (556) 置,属汲郡。治所在西修武城 (即今河南修武县)。北周属修武郡。隋属河内郡,大业十年 (614) 移
即今广西平南县南平山镇登明村。清光绪 《平南县志》 卷4: 登明墟 “陆路离城一百二十里”。
在今安徽广德县东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17广德州:石妇山“在州城东南五十里。众山环绕,中一峰独高,峰之颠有石高二丈许,如妇人状。旧传谢氏女介洁有守,登山化为石,藤萝薛荔,萦绕其上,如衣被之状,独露其面,樵
明置。在今广西武宣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9武宣县:仙山驿“在县南。自浔州府经大藤峡至县,又北出象州之通道也”。
即今湖北兴山县东北榛子乡。清光绪《兴山县志》卷2:“张关店,一百一十五里。为右司外委、把总协防东路处,设有塘兵。”
亦作恒棱。在今四川营山县东北安固镇。《周书·赵文表传》: 天和三年 (568),“除梁州总管府长史,所管地名恒陵者,方数百里,并生僚所居,恃其险固,常怀不轨。文表率众讨平之”。即此。事平遂置蓬州,以文
即今安徽濉溪县。清乾隆间移宿州州同驻此。即今安徽省濉溪。清雍正十年(1732年)移宿州同知驻此。
一作邵原镇。即今河南济源市西八十九里邵原镇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作“邵源镇”,置巡司于此。
在今缅甸北部南太白江北岸的卡拉阳。清代属腾越州, 为万仞关控制地带。见《神护关图》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