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垣县

垣县

①西汉置,属河东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约三十五里王茅镇。东汉改东垣县。

②隋大业三年 (607) 改亳城县置,属绛郡。治所在今山西垣曲县东南五十七里古城镇。唐属绛州。北宋改为垣曲县。


古县名。(1)西汉以垣邑置,治今山西省垣曲县东南王茅。属河东郡。东汉改为东垣县。(2)隋大业三年(607年)改亳城县置,治今山西省垣曲县东南古城。属绛郡。唐武德初为邵州治所。贞观以后屡有改属,或属绛州,或属洛州、陕州,元和后复属绛州。北宋改名垣曲县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中路中左末旗

    即赛音诺颜部中左末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后杭爱省策策尔勒格西北北特,大临河西岸。

  • 冲平陵

    东晋恭帝司马德文陵墓。在今江苏南京市东紫金山西南麓。《元和志》卷25上元县:恭帝德文冲平陵“在县东北二十里蒋山西南”。

  • 净净沟水

    即白沟水。在今安徽萧县南。自梧桐陂北流入古获水。《水经· 获水注》: “猚水又东,净净沟水注之。水上承梧桐陂,西北流,即刘中书澄之所谓白沟水也。又北入于猚,俗名之曰净净沟也。”

  • 梁囿

    即圃田泽。在今河南中牟县西北。即“圃田泽”。

  • 位伯镇

    即今河北辛集市北二十八里位伯镇。明万历《保定府志》卷2束鹿县图:西有位伯集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47束鹿县图:西北有位伯镇。在河北省辛集市中北部。面积51平方千米。人口4万。镇人民政府驻西五村,人口

  • 鸣沙县

    ①北周改敦煌县置,为敦煌郡治。治所在今甘肃敦煌市西。《元和志》 卷40敦煌县: 鸣沙县“以界有鸣沙山,因以为名”。隋大业二年 (606) 复为敦煌县。②隋开皇十九年 (599) 置,为环州治。治所即今

  • 赤堇山

    ①在今浙江绍兴县东南三十里。《越绝书》卷11:“赤堇之山,破而出锡。”②一名鄞城山。在今浙江奉化市东白杜乡与鄞县交界处。宋《宝庆四明志》卷14奉化县:“《旧志》载赤堇山在鄞县东四十里,云山有草曰赤堇,

  • 瓮 (甕) 首河

    即今贵州贵定县西南瓮城河上游弯滩河。《明史·地理志》 龙里卫大平伐长官司: “东南有瓮首河,下流合清水江。”

  • 白汉洛

    即今云南贡山独龙族怒族自治县东北四十七里白汉洛。怒语“白汉”为较高,“洛”为凹地。因村处低凹处,故名。清光绪十四年(1888)于此建天主教堂,三十一年(1905)怒、藏各族群众举行反法国传教士斗争,史

  • 汇水市

    即今湖南衡阳县(西渡镇)西南汇水乡。清光绪《湖南通志》卷1衡阳县图:县西南有汇水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