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塘下镇

塘下镇

北宋置,属灵川县。在今广西灵川县西北潭下镇。


(1)古镇名。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灵川县中北部潭下镇。北宋属灵川县。(2)今镇名。(1)在浙江省温岭市东北部。面积21.9平方千米。人口3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塘下,人口1980。1950年为塘下乡,1958年改公社,1983年复乡,1992年置镇。产稻、蚕茧、柑橘。有建材、机械、电器等厂。集市兴旺,以钢铁市场闻名。公路通市区。境内屏上王(村)是南宋著名诗人戴石屏(字复古)故里。(2)在浙江省瑞安市东部、温瑞塘河两岸。面积15.4平方千米。人口3.9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塘下,人口1.8万。1931年置镇,1943年改乡,1952年复置镇,1961年改公社,1984年又改为乡,1985年再置镇。1992年三都乡并入。处水网平原。产稻。为新兴工商业城镇。有机械、五金、汽车配件、针织、仪表、制鞋等厂。主街居河东岸。商业繁盛,为市东部农副产品集散地。有公路通温分公路,水运便利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鹅笼山

    在今湖北麻城市西四十里。明、清置巡司于此。《清一统志·黄州府二》: 鹅笼山巡司 “在麻城县西四十里。一名铁壁关”。

  • 桑梓苑

    十六国后赵邺都御苑。在今河北临漳县西南古邺城西。《邺中记》 载: “邺城西三里桑梓苑,有宫临漳水。凡此诸宫,皆有夫人侍婢。又并有苑囿,养獐、鹿、雉、兔,(石) 虎数游宴于其中。”

  • 汎河

    古名范河。即今辽宁铁岭市南泛河。为辽河支流。明《全辽志》卷1铁岭卫:汎河“城南三十里。源出松山东诸山,西流由城南至黄山塔,北流入辽河”。

  • 绵 (緜) 诸道

    西汉改绵诸之戎置,属天水郡。治所在今甘肃天水市东四十五里社棠镇。东汉废。北魏改置绵诸县。

  • 三峡山

    指今四川奉节县东至湖北宜昌市西长江三峡之山。《寰宇记》卷148奉节县:三峡山“谓西峡、巫峡、归峡。俗云:巴东三峡巫峡长,清猿三声泪沾裳。即禹疏以导江也,绝峻万仞,瞥见阳光,不分云雨”。

  • 居州

    唐永徽二年 (651) 置羁縻州,属茂州都督府。治所在今四川汶川县西南邛崃山附近地区。北宋属茂州,治所在今茂县境。后废。

  • 虒阳河

    即今山西五台县东淲阳河。《方舆纪要》卷40五台县: 虒阳河 “在县东北四十里,平地涌出,西南合虑虒水,……注于滹沱”。

  • 平谷水

    在今四川理县东北。《舆地纪胜》卷148威州:平谷水“在保宁县北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7威州:平谷水“在州北,与后谷水及溪谷水俱流合于大江”。

  • 拜的城

    一作白地。即今西藏浪卡子县北白地。《清一统志·西藏》 藏地诸城: 拜的城 “在日喀则城东三百三十二里”。又作雅尔博罗克勒巴底。清康熙年间置,在今西藏自治区浪卡子县东北白地。

  • 栗柴坝

    在今云南保山市西南。清有外委把总驻守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