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

①古代汉族自称为 “”,亦称 “诸夏” 或“华夏”,常和 “蛮夷” 对称。《尚书·尧典》: “蛮夷猾夏。” 《史记·五帝本纪》 集解引郑玄曰: “猾夏,侵乱中国也。” 此 “中国” 与 “中原” 含义相同。

②战国楚封邑。约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一带。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: 庄辛谓楚襄王曰,“君王左州侯,右夏侯”。

③东晋十六国之一。义熙三年 (407),匈奴铁弗氏首领赫连勃勃于高平 (今宁夏固原县) 自称天王大单于,国号夏。凤翔元年 (413) 定都统万城 (今陕西靖边县北白城子)。昌武元年 (418) 攻下长安称帝。辖境有今陕西省北部和内蒙古自治区 一部分地。胜光四年 (431) 为吐谷浑所灭。

④即西夏。北宋宝元元年 (1038) 党项羌族首领李元昊称帝,国号夏。或称大夏。


古邑名。战国楚封邑。约在今湖北省武汉市武昌区一带。《战国策·楚策四》:庄辛谓楚襄王曰:“君王左州侯,右夏侯。”


猜你喜欢

  • 洗笔池

    在今湖南湘乡市北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63长沙府: 洗笔池,“唐褚遂良贬潭州都督,行部至邑,洗笔池上。后人为立祠,宋邑令为榜曰: ‘唐大都督褚公洗笔池’。咸淳间,邑宰赵必槐于池中得断碑,上刻褚公 《湘潭偶

  • 子甸溪

    在今云南南华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16镇南州:子甸溪“在州东北,亦溉田至数千亩”。

  • 星宿江

    在今云南禄丰县西。《清一统志·云南府): 星宿江 “源出罗次县北百花山,与河曲分界处,南流经禄丰县北,与金水河合,曰星宿江。又南流至易门县西北,曰九渡河。又南流与易江水合,曰绿汁江”。

  • 宁海关

    在今云南通海县东南。《清一统志·临安府》:宁海关“在通海县东南十里”。

  • 沐州

    唐麟德二年(665)置,治所在罗目县(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西南大堡镇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及乐山市金河口区地。上元三年(676)废。唐麟德二年(665年)置,治罗目县(今四川峨边彝族自治县境

  • 朝邑县

    西魏废帝三年 (554) 改南五泉县置,属武乡郡。治所即今陕西大荔县东朝邑镇。《元和志》卷2同州朝邑县: “以北据朝阪,故以为名。” 隋属冯翊郡。唐属同州,乾元三年 (760) 改名河西县。大历五年

  • 夕阳镇

    北宋置,属成纪县。在今甘肃天水市西北。古镇名。在今甘肃省天水市西北。宋代森林茂密,遂于此置采造务,伐木以供京师营造之需。《元丰九域志》:秦州成纪县有夕阳镇。

  • 考城县

    ①东汉章帝时改甾县置,属陈留郡。治所在今河南民权县东北。西晋初废,后复置,属济阴郡。北魏徙废。隋开皇十八年(598)复置,属宋州。大业初属梁郡。唐属曹州。五代梁开平元年(907)改为戴邑县。后唐同光二

  • 古福洞

    在今贵州龙里县。清陈鼎《黔游记》称:古福洞深四十余里,“其中景物真天造地设,浮图高十六级,每级三丈余, 皆玲珑有阶可登,每级俱有瞿昙像,香炉、炬台皆天生成者。石钟、石鼓,击之声闻洞外,万山俱响,百谷皆

  • 零溪水

    即今湖南慈利县南零溪河。《水经·澧水注》: “澧水又东合零溪水,源南出零阳之山,历溪北注澧水。” 汉零阳县以此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