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大加蚋

大加蚋

又作大佳腊。即今台湾省台北市。原为高山族凯达格兰平埔人住地的音译,意为浸水的平地。1812年为淡水厅十三堡之一的大佳腊堡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乃东宗

    即今西藏乃东县。原西藏地方政府设乃东宗。“乃东”,藏语意为象鼻山尖前。1960年改设乃东县。原西藏噶厦地方政府设,治今西藏自治区乃东。1960年撤销,改置乃东县。

  • 红岩子

    ①一作横岩子铺。即今湖北建始县东南三十六里红岩寺镇。清同治《建始县志》卷2《场市》:南乡有“红岩子”。②在今四川万源市东南。民国《万源县志》卷1:红岩子在“东百八十里。又名乌举梁。境内数处同名,此为最

  • 西内

    在今陕西西安市北,唐长安宫城内。本隋唐之正宫,隋称大兴宫,唐称太极宫。高宗移居大明宫后,习称大明宫为东内,太极宫为西内。此后天子虽以居东内为常,遇大典则移居西内。宋敏求《长安志》卷6:“龙朔后,天子常

  • 海棠桥

    在今广西横县西一里。宋刘受祖 《海棠桥记》: 横州 “西北有溪曰香稻,南会于郁江,跨溪有桥,南北旧多海棠。绍圣间,秦淮海先生以御史刘拯论其增损实录,谪柳移横。是时常醉于桥畔书生祝氏家。明日题一词,有

  • 东卤池

    在今陕西蒲城县南二十里。《汉书·宣帝纪》:宣帝少时,“常困于莲勺卤中”。宋敏求《长安志》卷18蒲城县:东卤池“在县南二十里……唐大历十二年东池生瑞盐, 后敕禁断, 盐不复生”。即“卤中”。

  • 鲍口

    ①在今河南郾城县东南四十里沱沟。《魏书·邢峦传》: 豫州城民白早生杀刺史,以城附南齐,“于是峦率骑八百,倍道兼行,五日次于鲍口”。即此。②即今湖北蒲圻市。隋开皇十二年 (592) 蒲圻县移治于此。在今

  • 龙混镇

    亦名龙居店。在今山东博兴县东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1蒲台县“三姑台”条下:龙居店“亦曰龙混镇。相传宋太祖微时尝潜寓于此”。

  • 甘肃省

    在我国西北部。清顺治初置,治所在兰州府皋兰县(今甘肃兰州市)。旧以甘州(张掖)、肃州(酒泉)两地首字得名。辖境东界陕西,南界四川,西界青海,西北与伊犁将军辖地接,北与内蒙古诸盟旗接。据《清史稿·地理志

  • 广城县

    ①南朝宋置,属魏兴郡。治所在今陕西紫阳县南六十里。西魏废帝元年(552)并入宁都县。②西魏置,属番和郡。治所在今甘肃永昌县境。隋开皇中省入番和县。③隋开皇十八年(598)改广城县置,属瀛州。治所在今河

  • 云居山

    ①即石经山。时有白云绕山之半麓,故名。在今北京市房山区西南五十里。山有五峰,号五台。其中最高峰有云居寺,为隋沙门静琬所居。②在今福建连江县北三十里。《清一统志·福州府一》 引《福建通志》:“有莲花石,