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和关
在今陕西凤翔县东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至德二载(757),肃宗自灵武至凤翔,安守忠攻武功,“游兵至大和关,去凤翔五十里”。即此。
在今陕西省凤翔县东。唐至德二载(757年)肃宗自灵武至凤翔,安禄山部将安守忠攻武功,兵至大和关,即此。
在今陕西凤翔县东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至德二载(757),肃宗自灵武至凤翔,安守忠攻武功,“游兵至大和关,去凤翔五十里”。即此。
在今陕西省凤翔县东。唐至德二载(757年)肃宗自灵武至凤翔,安禄山部将安守忠攻武功,兵至大和关,即此。
俗称鄂托克旗。清顺治六年(1649) 置,属内蒙古伊克昭盟。驻地在今内蒙古鄂托克旗东北达拉图鲁。1914年划归绥远特别区,1928年属绥远省。1949年依俗称改名鄂托克旗。旧旗名。清顺治六年(1649
在今贵州威宁彝族回族苗族自治县西北七十里观风海镇。清置巡司于此。民国时改为县佐。
明洪武七年 (1374) 置,属贵州卫。治所在今贵州长顺县西南麻响。后属定番州。清以后废。明洪武十年(1377年)置,治今贵州省长顺县南。属贵阳府。清时废。
清光绪十年 (1884) 设,在今内蒙古呼伦贝尔盟额尔古纳市西北莫尔道河口额尔古纳河东岸。
即今山西绛县东北范村。《清一统志 ·绛州》: 范村寨 “在绛县东十五里。今筑为堡”。
明置,在今广东台山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01广州府新宁县:那银堡“在县(今台山市)西南九十里”。
旧址在今福建泉州市东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泉州府晋江县: 烟浦埭在 “府东南二十里。《志》 云,堰水曰埭。埭九十有四,烟浦最大。上承九十九溪之水,广袤五、六里,襟带南乡之境。出溜石六斗门入于晋江。宋时
一作亦耳麻不莫剌山。古名积石山。即今青海东南部之阿尼马卿山。《清一统志·青海厄鲁特》:积石山,“《元史河源附录》:吐蕃朶甘斯东北有大雪山,其山最高,名伊拉玛博啰”。
南朝陈置,属龙苏郡。治所在今广西合浦县东北曲樟乡。隋大业初废。唐武德五年(622)复置,属越州,寻属廉州。北宋开宝五年(972)并入合浦县。古县名。南朝陈置,治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合浦县东北。属龙苏郡。隋
唐长安四年 (704) 置,治所在夜郎县 (今湖南芷江侗族自治县西便水市)。开元十三年 (725)改名鹤州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