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和关
在今陕西凤翔县东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至德二载(757),肃宗自灵武至凤翔,安守忠攻武功,“游兵至大和关,去凤翔五十里”。即此。
在今陕西省凤翔县东。唐至德二载(757年)肃宗自灵武至凤翔,安禄山部将安守忠攻武功,兵至大和关,即此。
在今陕西凤翔县东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至德二载(757),肃宗自灵武至凤翔,安守忠攻武功,“游兵至大和关,去凤翔五十里”。即此。
在今陕西省凤翔县东。唐至德二载(757年)肃宗自灵武至凤翔,安禄山部将安守忠攻武功,兵至大和关,即此。
明置,在今四川石柱土家族自治县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73石硅宣抚司:支罗寨“在司西南。嘉靖中,石硅宣抚司人黄俊据支罗寨,假龙潭土舍名色,霸占民田,寻以叛诛,子中复据寨叛。四十四年,诏川湖会兵夹攻,川兵进
秦亡后,项羽封申阳为河南王,都洛阳(今河南洛阳市东北汉魏故城)。领三川郡。辖境相当今河南北部北汝河上游及卢氏以东中牟、原阳以西伊、洛流域。汉高帝二年 (前205) 改为河南郡。秦亡后项羽封申阳置,都洛
即蒙古车臣汗部左翼左旗。旗府驻地在今蒙古国东方省巴颜乌拉东南。
即今安徽肥西县治。旧属合肥。清嘉庆《合肥县志》卷3:上派河镇“在城南三十五里”。1949年肥西县迁治于此。
在今浙江萧山市西北十里西兴镇。《越绝书》 卷8: “浙江南路西城者,范蠡敦兵城也,其陵固可守,故谓之固陵。” 《三国志· 吴书 · 孙静传》: “是时 (会稽) 太守王朗拒策于固陵。” 即此。(1)春
在今山东临清市西南。《方舆纪要》卷34临清州: 临清递运所 “在州西南二里”。
在今山西天镇县北五十二里新平堡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44山西行都司: 新平堡 “嘉靖二十五年置,隆庆六年增修,周三里有奇。……嘉靖中屡为寇冲,归款后,设市口于此,亦要地也”。
即今山东济阳县东北三十里曲堤镇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31济阳县: 闻韶镇 “相传孔子闻韶处。有闻韶台”。在广东省仁化县东南部、大庾岭西部。面积94平方千米。人口5510。镇人民政府驻闻韶,人口570。传说
南宋绍兴三年 (1133) 升莲城堡置,属汀州。治所即今福建连城县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32汀州《县沿革》: 莲城县,“ 《鄞江志》 云,四水环绕,簇簇如莲,因以为名”。民国 《连城县志》 卷3: “县
春秋时宋国都城商丘(今河南商丘县南)南门。《左传》:昭公二十一年(前521),“华氏居卢门, 以南里叛”。春秋宋国都城(今河南商丘市南)南门。《左传》昭公二十一年(前521年):“华氏居卢门,以南里叛