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垭砦
在今湖北秭归县西北归州镇西。《宋史·孟拱传》:南宋嘉熙三年(1239),蒙古自蜀窥峡州,孟璟“调金铎一军迎拒于归州大垭寨”。即此。
在今湖北秭归县西北归州镇西。《宋史·孟拱传》:南宋嘉熙三年(1239),蒙古自蜀窥峡州,孟璟“调金铎一军迎拒于归州大垭寨”。即此。
即今江苏江阴市西新沟塘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5常州府江阴县: 新沟港 “在县西二十里。亦自大江而南,合武进之三山港。正德七年重浚”。
①在今安徽宣州市南,接宁国、泾县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8宣城县:华阳山在“府南百里。高数百仞,连跨宣、泾、宁、旌四邑之境。南为密垅岭、盘岭,稍西为金牌岭。二岭之间,仅通一线,为泾、旌间道。郡南一厄塞也”
隋开皇十八年 (598) 改彭阳县置,属宁州。治所即今甘肃西峰市北彭原乡。《元和志》 卷3彭原县: “因彭池为名。” 大业初属北地郡。唐武德元年 (618) 于此置彭州。贞观初州废,县属宁州。北宋熙宁
唐置,属维州。在今四川理县东北通化乡西甘溪。后废。
西汉置,属巨鹿郡。治所在今河北晋州市东南。东汉废。西汉元帝封赵哀王子喜为安乡侯,置安乡侯国,治今河北省晋州市东。东汉国除。
明置,属三万卫。即今辽宁铁岭县东北山头堡。明《辽东志》卷2:山头关在“三万卫南六十里”。
周时为秦汧邑,襄公二年(前776)建都于此。春秋时秦宁公二年(前714)徙都平阳后置为县,治所在今陕西陇县东南三里。秦属内史。汉属右扶风。西晋属扶风郡。北魏改名汧阴县。古县名。秦置(一说西汉置),治今
东魏武定八年(550)置,属郯郡。治所在今山东郯城县西南小归昌。《周书·郑孝穆传》:子译,“宣帝嗣位,授开府仪同大将军、内史中大夫,封归昌县公, 邑千户”。后废。
在今河北井陉县北十六里威州镇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4井陉县:天威城,“宋初置天威砦于此,寻曰天威军。熙宁八年,移井陉县治焉。金初置威州亦治此。……今亦谓之威州城,又名威州堡,亦曰井陉店”。
即今吉林龙井市东南德新乡。清光绪《吉林通志》卷17珲春城:“正西迤南,距城二百一十里八道河子屯。”天图铁路经此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