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小回
在今湖北鄂州市北长江中。《舆地纪胜》卷81寿昌军:大小回“在武昌樊口者曰大回,元结诗所谓回中鱼好游者是也。在钓台下者曰小回,元结诗所谓回中浪不恶是也”。
在今湖北鄂州市北长江中。《舆地纪胜》卷81寿昌军:大小回“在武昌樊口者曰大回,元结诗所谓回中鱼好游者是也。在钓台下者曰小回,元结诗所谓回中浪不恶是也”。
①古都邑名。故址在今山西夏县西北禹王城。或说即夏县西北东下冯遗址。相传夏禹建都于此。春秋时属晋。《史记·夏本纪》:“禹辞辟舜之子商均于阳城。天下诸侯皆去商均而朝禹。禹于是遂即天子位。”《集解》引皇甫谧
亦作有仍氏。即任,在今山东济宁市东南。古国名。又作任。商周方国。在今山东省微山县西北。《左传》桓公五年(前707年):“天王使仍叔之子来聘”,《穀梁传》作“任叔”,即此。
即今广东清远市东高桥镇。清宣统 《广东舆地图说》 卷1: 清远县有官庄墟汛。
在今山西浑源县东南恒山下。峡中有始建于北魏后期的悬空寺。《清一统志·大同府》: 悬空寺 “在浑源州南瓷窑峡口”。
①在今河南汝阳县西南。汝水经其下。山有太和谷。北魏置太和城,盖以山名。②即武当山。在今湖北丹江口市西南。《水经·沔水注》:武当山“一曰太和山”。《元和志》卷21武当县:武当山“一名太和山,在县南八十里
即今云南昭通市和大关县西之洒鱼河。《元和志》卷32曲州:“七曲水,在州西北三十里。”
①在今浙江建德市南新安江上。宋《淳熙严州图经》卷2建德县:“白沙渡在县(治今梅城镇)西六十里。”《方舆纪要》卷90建德县:白沙渡“新安江渡口也。《南征记》:自建德县绕乌龙岭背,出白沙渡入寿昌,自常山县
在今安徽怀远县东南淮河上。《方舆纪要》卷21怀远县: 淮水 “在县东南一里。介在荆、涂两峡间,今名洪头。有巨石横亘若门限,每冬水浅则见。相传即大禹所凿也。亦即萧梁时置堰处矣”。
在今广西忻城县东三寨村。明置三寨堡土巡司。即今广西壮族自治区忻城县东三寨。明设巡检司。清废。
在今山西朔州市西南狼儿村 (或说在今朔州市南陈家峪)。《辽史·圣宗纪》: 统和四年 (986)七月,奏复朔州,擒宋将杨继业,“宋将杨继业初以骁勇自负,号杨无敌,北据云、朔数州。至是,引兵南出朔州三十里