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汾墟
即今江西遂川县西二十里大汾镇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7:龙泉县西有大汾墟。
即今江西遂川县西二十里大汾镇。清同治《江西全省舆图》卷7:龙泉县西有大汾墟。
即今吉林集安市西南榆林镇。民国 《辑安县志》 卷1: 富有街 “在城西七十里。街长一里。殷富商铺二十余户,今通称榆树林”。
古燕然山。即今蒙古国西南之杭爱山。《元秘史》 作康孩。《元史》 作杭海、沆海。蒙古语意为橐驼。为色楞格河、鄂尔浑河发源地。
在今山东青岛市东南海中,亦曰鼓子洋。东北有小公岛。民国《胶澳志》卷2:“大公岛之西小岛上有灯塔,东距大公岛不及一海里,旧隶即墨。”
清乾隆三年(1738)析海阳、揭阳、大埔、嘉应地置,属潮州府。治所在今丰顺县北丰良镇。《清一统志·潮州府》:丰顺县,“治丰顺镇, 因以为名”。民国初属广东潮循道。1920年直属广东省。1949年迁汤坑
在今湖南常德市武陵区北部滨湖公园。原在德山山麓,位于乾明寺故址左侧。1979年迁此。建在1.42米高的石幢座上。铁经幢乃北宋遗物,系用白口铁铸成,幢高4.45米,作圆柱形。由二十节构成,其底部直径0.
①北周天和二年(567)于中江水滨置汉安戍,寻改为中江县,属资中郡。治所在今四川内江市西二里。隋开皇元年(581)避杨忠讳改为内江县。②北宋大中祥符五年(1012)改玄武县置,属潼川府。治所即今四川中
即今台湾省桃园县西南杨梅镇。清设杨梅坜汛,有把总驻守。日本占领期间设杨梅街。1945年抗日战争胜利后设杨梅镇。据郭薰风主修《桃园县志》说:“以附近多杨梅树,中央有一大坜谷,故名。”
亦作刘公堰。又名糜枣堰。即今四川成都市西北郊九里堤。《方舆纪要》卷67成都县“浣花溪”条下:九里堤,“宋乾德中圯,守臣刘熙古修筑,一号刘公堤”。
北周保定初置,属新州。治所在高渠县(今四川盐亭县西十六里)。辖境相当今四川盐亭县西部地。隋开皇三年 (583) 废。
在今四川甘孜县东南。清雍正七年(1729)置束署土百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