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绢峒
在今湖南新宁县西。瑶人所居。《清一统志·宝庆府二》 有“大绢峒”。
在今湖南新宁县西。瑶人所居。《清一统志·宝庆府二》 有“大绢峒”。
①北魏宣武帝时置,为落丛郡治。治所在今陕西略阳县西北徐家坪乡明水坝村。西魏改名落丛县。②1929年改明水设治局置,属黑龙江省。治所在兴隆镇 (今黑龙江省明水县)。民国 《黑龙江志稿》卷2: 明水县 “
元置,即今湖南汨罗市东北大荆。明改置大荆驿。
在今内蒙古乌拉特中旗境。一说在今内蒙古五原县东北。《周书·突厥传》:西魏废帝二年(553),“科罗号乙息记可汗,又破(邓)叔子于沃野北木赖山”。古山名。《北史·突厥传》作赖山。约在今内蒙古自治区乌拉特
在今豫、鄂交界的大别山上。南宋绍兴中,江州都统赵廞建议建五关以拒金兵。嘉定十四年(1221),金人围光州,进犯五关。五关:一说白沙、土门、斗木岭、黄土岭、修善冲;一说木陵、虎头、黄土、白沙、大城。在今
①东魏武定元年(543)置,属廓州。治所在今山西原平市境。北齐废。②唐天宝元年(742)改淳州置,治所在永平县(今广西横县西北峦城镇北)。乾元元年(758)复改淳州。唐天宝元年(742年)改淳州置,治
元至正二十七年 (1367) 朱元璋改福州路置,属福建省。治所在闽县、侯官县 (今福建福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福建尤溪县北尤溪口以东的闽江流域和屏南、罗源、连江等县地。南明隆武元年(1645) 唐王即位于
即今内蒙古土默特右旗西北板申气村。清范昭逵 《从西纪略》 三: 康熙五十八年 (1719) 六月,“十七日约行四十里名拜升气”。“拜升气”,蒙古语意为房子。
在今云南禄丰县西。《清一统志·楚雄府》:回蹬山“在广通县(今广通镇)西十五里。相传阁罗凤侵柘东城至此,雷雨天昏,其下劝之回,因名”。
又作嘎合。在今西藏下察隅地区,察隅县治南三十六里处,沿察隅河左岸。原隶属于西藏地方政府管辖,1944年被印度政府非法占领。
元置,在今江苏宿迁市西北皂河镇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