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营汛
清置,属归化厅。在今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南百十里。旧有千总驻防。
清置,属归化厅。在今贵州紫云苗族布依族自治县南百十里。旧有千总驻防。
在今广西百色市西南右江南岸六丰村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百色厅恩阳州判: “西北逻村、渌丰墟有汛。”
东汉永初元年 (107) 析犍为郡南部置,治所在朱提县 (今云南昭通市境)。辖境约当今云南东川市东北至大关、绥江,贵州六盘水、威宁等市县地。建安十九年 (214) 改朱提郡。东汉永初元年(107年)置
即今河北故城县西南四十里瓦子庄乡。民国《武城县志》卷2:“西南九十一村并为一乡,名曰瓦子乡。”
隋改石门镇置,在今四川理县东北通化乡。《隋书·苏沙罗传》: 开皇八年 (588),“冉龙羌作乱,攻汶山、金川二镇,沙罗率兵击破之”。即此。(1)在吉林省辉南县东南部。面积317平方千米。人口1.4万。
又称紫荆关。在今山东今蒙阴县东南四十里,与费县交界处。元时设巡司,明万历间裁。在今山东省蒙阴县东南蒙山上。元设巡检司,明万历间省。
在今安徽广德县北二十里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24广德军: 锁山寺 “在广德县灵祐乡。今为万寿院,俗谓之锁山寺”。《明一统志》 卷17广德州: 锁山寺 “在州城北二十里。宋建,名万寿院”。
亦名波尔吉哈台、博尔济哈、博勒集哈。即今黑龙江省肇源县西北头台镇。旧属肇州。《清史稿·地理志》 肇州厅:“自茂兴站起,东至波尔吉哈台。”民国汤尔和译《黑龙江》第三章肇州县:“自茂兴站起,有县内头台(博
西魏大统十七年 (551) 改首阳县置,为渭源郡治。治所在今甘肃渭源县东北渭河北岸。《元和志》 卷39渭州渭源县: “因渭水为名。” 明郭子章 《郡县释名》 陕西下: “渭源,以渭河源于此名也。” 隋
在今陕西商州市西十余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54商州“椎平原”条下:仙娥峰“唐时于此置仙娥驿”。唐置,在今陕西省商洛市西。后废。
又名百谷镇。即今陕西泾阳县西北王桥镇。清时水利通判驻此。(1)在山西省襄垣县东南部。镇人民政府驻五阳岭。人口1.3万。面积87.9平方千米。人口3万。1949年属襄垣一区,1954年建东王桥乡。19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