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天坛

天坛

在今北京城正阳门东南天坛公园内。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(1420)。初名天地坛,嘉靖十三年改称天坛。为明、清帝王祭天祈谷之地。有垣墙两重,形成内外坛,坛墙南方北圆,象征天圆地方。天坛是圜丘、祈谷两坛的总称。圜丘坛在南,祈谷坛在北,两坛同在一南北轴线上,中间有墙相隔。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、皇穹宇;祈谷坛则有祈年殿、皇乾殿、祈年门等主建筑。内坛西墙内有斋宫,外坛西墙内有神乐署。天坛是我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,也是世界建筑艺术珍宝。1961年定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。


在北京市崇文区永定门内。原为明、清帝王祭天祈谷场所。建于明永乐十八年(1420年),名天地坛;嘉靖十三年(1534年)因北郊山另建地坛祭地,改名天坛,仅用于祭天。清乾隆和光绪年间重修。有坛墙两重,形成内外坛,坛墙南方北圆,象征天圆地方。主要建筑在内坛,有圜丘和祈谷两坛,一南一北,有墙相隔。祈谷坛下为三层圆形白石台基,周围护以汉白玉石栏;上为三层重檐圆形木结构大殿,即祈年殿,高38米。圜丘坛圆形三层,高约5米,坛面、栏杆所用石块及台阶数均为阳数(又称“天数”,即九及九的倍数);其北侧皇穹宇是存放圜丘祭祀神牌处,外围砖墙为回音壁。为中国现存最大的古代祭祀性建筑群。已辟为公园。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和世界文化遗产,已列入《世界遗产名录》。

天 坛 祈 年 殿


猜你喜欢

  • 柯山

    在今浙江绍兴市西北柯桥镇西三里。《清一统志 ·绍兴府》: 柯山 “在山阴县西南三十五里。上有石佛,高十余丈。下有水曰柯水”。

  • 史村镇

    旧为史村驿。即今山西襄汾县。原属汾城县,民国时有县佐驻此。在山西省曲沃县东部。镇人民政府驻辛村,人口980。面积90平方千米。人口4万。因姓氏得名。1949年属曲沃县二区,1956年属营里乡。1963

  • 平都城

    战国赵简子所立。在今山西和顺县西。《资治通鉴》:南朝梁大宝元年(550),高洋欲受东魏禅,“洋拥兵而东,至平都城”,即此。隋开皇十六年(596)于此置平城县。即今山西省和顺县西仪城。东魏武定八年(55

  • 里亭县

    即默亭县。治所在今宁夏固原县南大湾乡瓦亭村。《魏书·地理志》 作里亭县。王仲荦《北周地理志》指出“里”为“默”之残字。

  • 灰山堡

    清置,属宁远州(光绪末属锦西厅)。在今辽宁葫芦岛市西。《清一统志·锦州府二》“兴水县堡”条下:“灰山堡在(宁远)州东北二十里。”

  • 吴县

    春秋时吴国都城。秦置县,为会稽郡治。治所即今江苏苏州市。东汉为吴郡治。南朝梁太清二年(549)为吴州治。隋开皇九年(589)徙治今苏州西南横山东五里,为苏州治。大业初复为吴州治,不久改为吴郡治。唐武德

  • 茹蔴岭

    亦作茹麻岭。在今安徽泾县东南六十里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8泾县: 茹麻岭 “群山环列,径道崎岖,有巡司戍守。岭北即桓公岭也”。

  • 辽城州都督府

    唐置,属安东都护府。治所在辽东城(今辽宁辽阳市老城)。后废。

  • 阿僰部

    又称阿伯国。宋大理置,属秀山郡。即今云南建水县。蒙古宪宗六年(1256)改阿僰万户,后改临安路。大理后期置,治今云南省建水县。属秀山郡。蒙古宪宗时改置千户,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改为建水州。

  • 油顿街

    即游顿街。今江西临川市南四十里油顿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