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太原郡

太原郡

①战国秦庄襄王四年(前246)置,治所在晋阳县(今山西太原市西南)。《水经·汾水注》:“《尚书大传》曰,东原底平,大而高平者,谓之太原,郡取称焉。”辖境相当今山西五台山和管涔山以南、霍山以北地区。西汉以后渐小,文帝时改为国,寻复为郡。西晋又为国,北魏复为郡。辖境相当今阳曲、交城、平遥、和顺间的晋中地区。隋开皇三年(583)改并州,大业三年(607)复为太原郡。唐武德元年(618)又改并州。

②南朝宋元嘉十年(433)置,属青州。孝建初以太原侨县(今山东济南市西南丰齐镇北古城)为郡治。辖境相当今山东长清、禹城等县市地。北魏为东太原郡。北齐废。

③南朝梁武帝侨置,治所在今江西彭泽县东北。《寰宇记》卷111江州彭泽县:古太原郡“在县东北五十里。按,顾野王《舆地志》云,太原郡,梁武帝置,属浔阳。领晋阳、天水、和城三县, 陈亡废”。


战国秦庄襄王四年(前246年)置,治晋阳县(今山西太原市西南晋源镇)。辖境约相当今山西省五台山和管涔山以南、霍山以北地区。西汉以后渐小。中间二度改置为国。北魏辖境约相当今阳曲、交城、平遥、和顺间的晋中地区。东汉至北周皆为并州治。隋开皇初废。大业时又曾改并州为太原郡。唐武德元年(618年)复为并州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费信岛

    在南海中中国南沙群岛的北部,位于马欢岛北5海里。东西长约230米,面积约0.04平方公里。岛上林木茂盛,鸟粪丰富。中国渔民向称罗孔仔。1935年公布名称为扁岛。1947年改名费信岛,以纪念郑和下西洋的

  • 宜南县

    1947年河南革命根据地由原宜阳县洛河以南地置,治白杨镇 (今河南宜阳县东南白杨乡)。1949年与宜北县合并,复置宜阳县。旧县名。豫西解放区设。1947年由河南省宜阳县南部析置。以位县南得名。1949

  • 西山八国

    指住牧于今四川羊拱山、鹧鸪山、邛崃山以西的八个部落。《新唐书·韦皋传》:贞元间,“西山羌女、诃陵、南水、白狗、逋租、弱水、清远、咄霸八国酋长,皆因皋请入朝。……乃诏皋统押近界诸蛮,西山八国、云南安抚司

  • 莫干山

    在今浙江德清县西北。主峰塔山海拔719米,为我国四大避暑胜地之一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91湖州府: 莫干山 “在府西南百五十里。上有铸剑池,旁有磨石,相传吴王铸剑处,亦曰莫邪山”。在浙江省德清县西部。相传

  • 禁坑 (阬)

    一名禁峪。又名禁沟。在今陕西潼关县东,北去旧潼关十里。黄巢由此入潼关。《资治通鉴》: 唐广明元年 (880),黄巢前锋军抵关下,齐克让走入关。“关左有谷,平日禁人往来,以榷征税,谓之 ‘禁阬’”。

  • 青神渠

    在今四川青神县北。《新唐书· 地理志》 青神县: “太和中,荣夷人张武等百余家请田于青神,凿山酾渠,溉田二百余顷。” 《清一统志·眉州》: 鸿化堰 “在青神县北十五里。即唐张武等所开”。

  • 班勒纥城

    亦作班城、班里城、巴里黑、把力黑、板勒纥、必里罕。即今阿富汗北境巴尔赫。《元史·太祖纪》: 十六年 (1222),“秋,帝攻班勒纥等城”。后为察合台汗国属地。

  • 大山庄

    即今山东无棣县北大山镇。民国《无棣县志》卷2:大山桥“在大山南,距城六十里”。

  • 朱堂店

    即猪堂店。今河南罗山县西南朱堂店村。民国《重修信阳县志》卷18《兵事》:咸丰十一年(1861)七月,太平军“由平靖关入,………折至柳林,又东折杜家畔,至罗山朱堂店”。

  • 龙亭山

    ①一名龙停山。在今福建漳平市西。明嘉靖《漳平县志》卷2:龙停山“在县西里许,端重舒展,有泉可田,有寨可登,高明寺在其山腰焉”。②在今河南开封市西北隅龙亭公园内。民国《续河南通志》卷7:“亦名煤山。明太