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夫子庙

夫子庙

又称文庙。在今江苏南京市中华门内秦淮河北岸贡院街。是供奉和祭祀孔子的地方。始建于北宋景祐元年(1034),称文宣王庙。南宋初毁于兵火,绍兴年间重建,为建康府学,同时建贡院,为科举考场。元为集庆路学。明初是国子监。后改应天府学。清时为江宁、上元二县的县学。现存建筑是清同治八年(1869)重建。夫子庙以秦淮河为泮池,南岸有照壁。庙前有聚星亭、阁,后有大成殿、尊经阁等。庙北有明、清贡院(今南京市中医院址)。现已成为群众文化活动和对外开放的旅游场所。


又称文庙。在江苏省南京市中华门内、秦淮河北岸贡院街。为供奉和祭祀孔子之地。北宋景祐元年(1034年)在此建文宣王庙。南宋初毁于兵火,绍兴年间重建,为建康府学,同时建贡院。府学内有明德堂,堂额原为南宋末年文天祥所书,清由曾国藩改为篆书。元为集庆路学。明初为国子监,后改应天府学。清为江宁、上元二县的县学。现存建筑为清同治八年(1869年)重建。该地利用秦淮河水为泮池,筑堤环抱,南岸有照壁。有聚星亭、思乐亭、棂星门、大成门、大成殿、明德堂、尊经阁、崇圣祠、奎星阁等建筑。六朝时期以迄明、清,这一带均为繁华之地。建国后,几经整修改造,并建东、西市场。现已成为群众文化活动和对外开放的旅游场所。

夫 子 庙 夜 景


猜你喜欢

  • 从州

    北宋崇宁五年(1106)改格州置,治所在乐古县(今贵州黎平县南永从乡西)。政和初废。

  • 仙枣亭

    在今湖北武汉市武昌蛇山上。《舆地纪胜》卷66鄂州:仙枣亭,“旧传亭前枣大未尝实,一岁忽有实如瓜,太守命小吏采而进,小吏辄啖之,遂仙去”。明景泰四年(1453)重建,改名吕仙亭。

  • 虔南县

    ①北宋宣和三年 (1121) 以龙南县改名,属虔州。治所即今江西龙南县。南宋绍兴二十三年(1153) 复改为龙南县。②1912年以虔南厅改置,属江西赣南道。治所即今江西全南县。1926年直属江西省。1

  • 缚达城

    即八哈塔。今伊拉克首都巴格达。《新唐书·地理志》 引贾耽 《四夷路程》: 末罗国 “又西北陆行千里至茂门王所都缚达城”。即此。

  • 上瓮驿

    宋置,即今福建德化县西北上涌乡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9德化县:上瓮驿“在县北。宋置,《志》云, 自宋以前,郡城西北取延建路,道南安澄口驿,永春桃源驿,德化龙浔驿、上翁驿,抵尤溪县。逶迤经西芹,至延平,盖以

  • 径 (逕) 口

    即今广东新会市北棠下镇西南径口村。清道光 《新会县志》 卷5有径口汛。

  • 南明镇

    北宋置,属涪城县。在今四川三台县西北八十里永明镇。在贵州省剑河县东北部、八卦河东岸。面积211平方千米。人口2.2万。镇人民政府驻南明,人口 3240。元、明至清康熙年间为楠木洞、赤溪湳洞长官司治所。

  • 昌虑侯国

    西汉置,属东海郡。治所在今山东滕州市东南六十里。宣帝甘露元年 (前53) 封梁孝王子宏为侯国。东汉改为昌虑县。西汉甘露元年(前51年),宣帝封鲁孝王子刘弘为昌虑侯,改昌虑县为侯国,治今山东省滕州市东南

  • 龙堂镇

    即今河北曲周县东北二十五里北龙堂乡。清同治《畿辅通志》卷51曲周县图:东北有龙堂镇。

  • 亮山镇

    北宋置,属梓潼县。即今四川梓潼县西北三十五里卧龙镇。取亮山为名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