头痛山
在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西南。为通往罽宾的险要山道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》:喝盘陀“西南即头痛山也”。
在今新疆塔什库尔干塔吉克自治县西南。为通往罽宾的险要山道。《新唐书·西域传》:喝盘陀“西南即头痛山也”。
即今山东微山县西北鲁桥镇。《资治通鉴》:唐咸通十年 (869),徐州叛卒庞勋等作乱,“曹翔之退屯兖州也。留沧州卒四千人戍鲁桥”,即此。古泗水经此,有桥。故有鲁桥之名。即今山东省微山县西北鲁桥。《资治通
在今安徽宿松县西北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26宿松县: 屏风寨 “在县西三十里西源山中,有山自麓至顶,有九井相贯,层岩峭壁,险固可恃”。
在今河北内丘县西。《晋书地道记》: 中丘县有烧梁关。《方舆纪要》 卷15内丘县: 烧梁关 “在县西。旧为控扼之处”。
在今广东广州市东郊萝岗洞萝峰山下。书院东为萝峰寺,又名萝坑寺,旧称种德庵。南宋钟启初(字圣德,号玉岩)青少年时庵西读书,后入仕官至参议中书省兼知政事。嘉定十二年(1219)还乡,在庵西筑萝坑精舍,为讲
①在今浙江建德市东北五十五里。宋 《景定严州续志》 卷5建德县: 高峰山 “去县 (治今梅城镇) 东五里许,仁安山之支也”。《方舆纪要》卷90建德县: 高峰山 “有双峰峭壁,新安江绕其西南”。②在今湖
唐代在浪穹诏地置,治所即今云南洱源县。辖境约当今云南洱源县大部地。天宝后废。唐初置,治今云南省洱源县。辖境相当今云南省洱源县一带,属姚州。后废。
①在今河北秦皇岛市山海关东六里。《方舆纪要》卷17抚宁县:欢喜岭,“一名凄惶岭。言戍辽者去而悲,还而喜也”。古为关内外驿路必经之地。《明一统志》卷25辽东都司:欢喜岭“在广宁前屯卫西七十五里”。②即今
西汉置,属东平国。治所在今山东微山县西北仲浅。《史记·万石张叔列传》:“郎中令周文者,名仁。其先故任城人也。”即此。东汉为任城国治。西晋属高平郡。南朝宋废。北魏复置,移今济宁市南二里,为任城郡治。北齐
今蒙古国巴彦洪戈尔省推河、塔楚河之南的古尔班博克多山。在杭爱山之南。一说即推河上源地杭爱山。《史记· 匈奴列传》: 太初二年 (前103),赵破奴 “将二万余骑出朔方西北二千余里,期至浚稽山而还”。《
在今江苏扬州市文庙西南。《明一统志》卷12扬州府:四柏亭,“宋元丰中,邹浩为教授,著《四柏赋》以见志。后彭方为文学掾,植四柏于学宫之南, 因以名亭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