妫墟
①在今陕西安康市西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汉中郡西城县注:应劭曰,“《世本》:妫墟在西北,舜之居”。《清一统志·兴安府二》 引《旧州志》谓妫墟“在州北一里汉江北岸”。
②在今陕西城固县西北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成固县:“妫墟在西北。”《清一统志·汉中府二》 引《县志》:妫墟“在县西北二十里。其地有二井, 一苦一甘,名曰双井,相传为舜所居”。
①在今陕西安康市西北。《汉书·地理志》汉中郡西城县注:应劭曰,“《世本》:妫墟在西北,舜之居”。《清一统志·兴安府二》 引《旧州志》谓妫墟“在州北一里汉江北岸”。
②在今陕西城固县西北。《续汉书·郡国志》成固县:“妫墟在西北。”《清一统志·汉中府二》 引《县志》:妫墟“在县西北二十里。其地有二井, 一苦一甘,名曰双井,相传为舜所居”。
清改小河所置,属松潘镇。即今四川松潘县东一百九十里小河乡。设守备驻防。
明洪武九年 (1376) 置,属任丘县。即今河北任丘市北三十里鄚州镇。明洪武九年(1376年)废莫亭县置,在今河北省任丘市北鄚州镇。
北魏置,治所在桑干县 (今山西山阴县东)。辖境相当今山阴县及怀仁县部分地区。后废。
即今广东广州市北十二里小坪。初名小浦,清中叶改为小坪村。京广铁路经此。
明洪武十三年 (1380) 改桂林左卫置,属广西都司。治所在今广西桂林市。后废。
西魏置,为应州平靖郡治。治所在今湖北广水市西北五十里。隋大业初废。古县名。西魏置,治今湖北省广水市西北。为平靖郡治。隋大业初废。
西汉置,属东海郡。治所在今山东平邑县南七十里南武城。武帝封城阳共王子贞为南成侯。东汉改为南城县。又作南城侯国。西汉武帝封城阳共王子贞为南城节侯,置南成侯国,治今山东省平邑县南。东汉国除改置为南城县。
俗称镇国公旗。后金崇德元年(1636) 置,属内蒙古哲里木盟。札萨克驻恩马图坡(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东北)。30年代伪满迁治今科尔沁右翼前旗北察尔森镇。1952年并入科尔沁右翼前旗。古旧旗名。清崇德
即今内蒙古土默特左旗西南之多尔计村。《清高宗实录》:乾隆二十九年(1764)四月甲辰,“兵部议准山西巡抚和其衷奏称:归化城至萨拉齐二百四十里,地属紧要,应于适中之多尔济地方设把总一员,请即以善岱营把总
即今广东湛江市东北龙头镇。清光绪《高州府志》卷10吴川县:龙头岭在“县西四十里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