姑孰溪
一名姑浦。即今安徽当涂县姑溪河。《元和志》 卷28当涂县: 姑熟水 “在县南二里,县名因此”。《寰宇记》 卷105当涂县: “此水经县市中过,按溪即因地以名之也。又按 《江源记》,姑浦口南岸立津关,讯禁行旅。” 故又名南州津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8太平州: 姑孰溪,“按 《江浦记》,今当涂即晋姑孰城。姑溪有港,旧经城中。建炎中,太守郭伟始筑新城,限溪流于外,西入大江”。
一名姑浦。即今安徽当涂县姑溪河。《元和志》 卷28当涂县: 姑熟水 “在县南二里,县名因此”。《寰宇记》 卷105当涂县: “此水经县市中过,按溪即因地以名之也。又按 《江源记》,姑浦口南岸立津关,讯禁行旅。” 故又名南州津。《舆地纪胜》 卷18太平州: 姑孰溪,“按 《江浦记》,今当涂即晋姑孰城。姑溪有港,旧经城中。建炎中,太守郭伟始筑新城,限溪流于外,西入大江”。
即叶河。又名药杀河。即今中亚哈萨克斯坦锡尔河。古水名。又称药杀水、叶河、忽章河。即今中亚锡尔河。
在今四川峨眉山市西南。明胡世安《登峨山道里纪》:兴圣庵“又四里许圣积寺。门对古慈福院,中衢杰然一阁”。民国《峨眉山志》卷4:圣积寺“离峨眉县五里。即古慈福院。正德三年, 内江王重修。寺内有铜塔,高二丈
东晋太元十五年 (390) 以汉中郡流民置,属梁州。治所在南长乐县 (在今四川德阳市境)。南朝宋元嘉十六年 (439) 改属益州。齐废。
梁昭明太子萧统陵墓。在今江苏南京市东北。《元和志》卷25上元县:梁昭明太子安宁陵“在县东北五十四里查硎山”。
即芦子关。在今陕西志丹县北与靖边县交界处。唐杜甫《塞芦子》诗:“芦关扼两寇,深意实在此。”又称芦子关。在陕西省北部靖边县与安塞县接壤处,白于山东部南侧。近旁为延河源地。两旁崖壁峭立如门,河谷呈葫芦形,
元置,在今福建南平市东南一百里武步村。明改为武步铺。
明永乐四年(1406)置,属金齿军民指挥使司。治所在今云南中甸县南部的小中甸。“杨塘”即藏语“洋塘”,意为第二块坝子。嘉靖元年(1522)改属永昌军民府。后废。
①亦名金銮殿。在今北京市故宫内。为故宫“三大殿”之一,是外朝的前殿。建于明永乐十八年(1420)。初名奉天殿,嘉靖四十一年(1562)改名皇极殿。清顺治二年(1645)改称太和殿。明、清两代皇帝即位,
在今四川越西县南二十里中所镇。清光绪《越嶲厅全志》卷2:中所坝“翼带各乡,百货交易,文风饶盛,为越嶲冠冕”。光绪三十三年(1907), 乡民捣毁此地的天主堂。
简称钓台。在今浙江桐庐县西南四十里富春山上。《元和志》卷25桐庐县:严子陵钓台“在县西三十里,浙江北岸也”。系东汉严子陵垂钓处,有东、西二台,西台即南宋谢翱哭文天祥处。又称双台垂钓。在浙江省桐庐县城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