火范文>历史百科>地名来历>它漏河

它漏河

①即今内蒙古科尔沁右翼前旗境之洮儿河。《新唐书·黑水靺鞨传》:粟末部“依粟末水以居,水源于山西,北注它漏河”。

②亦作他漏河。指今黑龙江省西部之嫩江。《新唐书·黑水靺鞨传》:粟末部“依粟末水以居,水源于山西,北注它漏河”。


古水名。又作他漏河。即今内蒙古自治区、吉林省洮儿河及嫩江下游,一说即今洮儿河。《新唐书·北狄传·黑水靺鞨》:粟末部“依粟末水(今第二松花江)以居,水源于(太白)山西,北注它漏河”。


猜你喜欢

  • 连州路

    元至元十七年(1280)升连州置,治所在桂阳县(今广东连州市)。辖境相当今广东连州市、阳山县及连山壮族瑶族自治县、连南瑶族自治县地。十九年(1282)复改连州。元至元十三年(1276年)于连州置安抚司

  • 席力图召

    在今内蒙古呼和浩特市旧城石头巷。明万历年间,席力图召一世呼图克图希体图噶因深谙佛教经典,并精通蒙、汉、藏三种文字,受到顺义王阿勒坦汗的推崇,召中香火日盛。达赖四世喇嘛幼年从希体图噶学习经典,万历三十年

  • 南义集

    ①即今安徽和县西南南义乡。1912年《安徽省全图》: 和州西南有南义。②俗讹为南驿。即今山东宁阳县东北六十里南驿镇。清光绪 《宁阳县志》 卷6 《市集》 有南义集。

  • 榜墟

    即今广西平果县北榜圩镇。旧属思隆县。清设巡司于此。

  • 冠市街

    又作冠子街。即罐子街。今湖南衡南县(驻衡阳市) 东南七十二里冠市镇。

  • 福寿场

    即今四川南川市北福寿乡。民国 《南川县志》 卷2: 福寿场 “北路偏西五十里。俗呼罗洞坪,位高原上,大溪、龙川两夹之,上下各二十里。旧场名郑家街。……明季迁老场坪,去今场半里。清乾隆五十年移今地,更名

  • 袁灶港镇

    即今江苏通州市 (金沙镇) 东南十六里袁灶乡。清光绪 《江苏全省舆图》: 通州 (今南通市)东有袁灶。

  • 安吴渡

    即今安徽泾县西南安吴乡。清嘉庆《泾县志》卷2:安吴市“在县西五十里落星潭东安吴渡口,即旧安吴县址”。

  • 兴文

    唐方镇名。天祐三年(906)置,治所在兴州(今陕西略阳县)。后废。唐方镇名。天祐三年(906年)置,治兴州(今陕西略阳县)。后废。

  • 六门陂

    即六门堤,亦名鹿门堤。在今河南邓州市西三里。《水经·湍水注》:“湍水又径穰县为六门陂。汉孝元之世,南阳太守邵信臣,以建昭五年断湍水,立穰西石堨,至元始五年更开三门为六石门,故号六门堨也。溉穰、新野、昆